题海虞钱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图

扁舟昆湖去,忆向虞山还。

当时迫日暮,未得穷跻攀。

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删。

安知六载后,依然见兹山。

谅无愚公愚,赖有顽仙顽。

顽仙隐居处,深林置柴关。

丹灶火常伏,药阑苗载芟。

高情付缣素,丹青色斑斑。

兹山卧平野,隐然不成环。

透迤亦甚远,攒蹙何其悭。

只尺见百里,群峰互垂鬟。

飞鸟归易没,浮云出偏闲。

拂水最奇丽,空岩故漩澴。

天风或稍定,石壁仍潺潺。

仙宫对佛寺,妙境非人寰。

独怜仲雍墓,谁为剪榛菅。

短棹载书卷,浩歌水云间。

仿佛归庵翁,往来宝严湾。

窃禄本无补,乞身亦多艰。

卧游毕旧愿,坐啸开尘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题海虞钱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图》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虞山的回忆和感慨。他追忆往昔的日暮之行,未能尽览其美,但将当时的感受凝练成三篇短章,表达了对虞山深深的怀念。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六年后再次见到虞山,仍感亲切。他赞赏钱氏收藏的虞山图,画中仙人隐居的场景,如丹灶炼药、深林柴扉,都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人笔下的虞山,虽不环抱,却绵延深远,群峰如鬟,景色壮丽。飞鸟归巢、浮云悠然,山水之美令人陶醉。画面中的拂水漩洑、空岩清流,更显自然之韵。画面一侧的佛寺与仙宫相映成趣,人间仙境一般。诗人特别提到仲雍墓,表达对历史遗迹的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泛舟读书、吟唱自乐的形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仕途的淡泊态度。整首诗通过描绘画卷,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一)

休指厓山吊战场,忠魂久已过钱塘。

三仁可少文丞相,一死如前李侍郎。

毒雾涨天横沴气,落星浮海散寒芒。

孤坟最是无抔土,新庙依然有瓣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二)

飓母谁怀国事忧,回看夜壑已无舟。

山河满地皆胡马,潮汐常时自海鳅。

空使谶书符四广,不教宗社复东周。

孱兵到此谁非死,名姓纷纷惜未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三)

独上高丘望大洋,晚风吹泪湿衣裳。

何人忍耻修降表,当日临危进讲章。

岛国全身惟叛相,潭州无事却勤王。

史家未识留燕意,便把祥兴系宋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其四)

厉阶千古恨辽金,戮力终成国步侵。

鼎足一时撑海角,旄头中夜到天心。

间关豺虎魂空返,寂寞鱼龙共骨沉。

臣节屡书犹不尽,欲将遗事托碑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