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泛舟》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泛舟于湖上的宁静画面。
首句“兰渚清风作夜歌”,以“兰渚”点明地点,即兰花丛生的水边,清风拂过,仿佛在夜晚吟唱着悠扬的歌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野情人外谢衣冠”,“野人”指隐居山林或远离尘嚣的人,“衣冠”则代表世俗的礼节与束缚。此句表达诗人摆脱了世俗的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花明曲岸秋初霁,柳暗幽栏水欲寒”,描绘了秋季傍晚的景色。曲岸上花朵盛开,映照在清澈的湖面上,柳树在幽暗的栏杆旁摇曳,湖水似乎也感受到了秋意的凉意。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倒影石楼波寂寂,隔帘瑶瑟月漫漫”,进一步描绘了水面的倒影和月光下的场景。石楼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显得格外寂静,透过窗帘的瑶瑟(琴)在月光下发出悠长的声音,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浪漫。
“灵槎恍髴通无际,遮莫星河得异观”,“灵槎”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渡海工具,此处象征诗人的心境,仿佛能穿越无尽的宇宙。即使面对浩瀚的星空,诗人也能从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湖上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