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张尔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画面。
首句“前閤风帘自在垂”,以“自在垂”三字生动地展现了风帘随风轻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后庭芳树见应稀”一句,将视线转向后庭,通过“芳树”与“稀”字的对比,暗示了季节的更迭或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行云驻处终无定,明月圆时别有期。”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行云”与“明月”分别象征着变化不定的情感与相对稳定的期待,表达了对爱情或友情中不确定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花尽态,柳多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通过“花尽态”的凋零与“柳多痴”的执着,形象地描绘了爱情中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繁华过后留下的空虚与失落,另一种则是即使面对离散也依然坚守的痴情。
“王昌消息至今疑。”这一句借用了唐代诗人王昌的典故,表达了对某位心仪之人的思念与等待,同时流露出对对方消息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焦虑。
最后,“金堂一宿谁曾惯,何似鸳鸯只独栖。”这两句以金堂为背景,通过对比“一宿”与“独栖”的鸳鸯,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与对伴侣的渴望。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蕴含着对爱情的深深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