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策郊坰外,长桥卧远村。
品题三字重,名姓百年存。
地岂刘缠国,田非邓艾屯。
画川风景异,流水断柴门。
这首清代诗人刘宝树的《智者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杖策郊坰外”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在郊野的情景,杖藜而行,远离尘嚣。接下来的“长桥卧远村”则描绘了一座横跨于远处村庄的长桥,如同静卧在田野之中,显得孤独而悠长。
“品题三字重,名姓百年存”两句表达了对这座桥的敬重和历史的感慨,认为桥上的题字虽只有寥寥三字,却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姓名流传百年,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地岂刘缠国,田非邓艾屯”借用了典故,暗示此地并非昔日征战之地,而是寻常的田园风光,与刘禅(三国蜀汉后主)和邓艾(三国时期魏将)的军事背景形成对比,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画川风景异,流水断柴门”以景结情,描绘了河流潺潺流过,仿佛切断了柴门之外的世界,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和智者桥的独特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智者桥的景象,寓言般地传达出对历史沉淀、自然风光以及淡泊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不详
浓春烟景尽销沈,槐夏风光归思深。
最不可人花里菊,十分秋意似侬心。
黄叶未成响,先教听此声。
清秋无限意,良夜为谁鸣?
我自怜多病,虫犹诉不平。
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
君乃巢民五世孙,襟怀磊落真绝伦。
元龙豪气那足数,宝刀结客余风存。
燕市高歌发长啸,划然如见江南春。
我本楚狂友,更耽高阳酒。
歧途落拓二十年,侯门不肯轻低首。
忆昨文章谒巨公,雪泥踪迹留飘蓬。
忍使秋风坐萧瑟,寒云败叶金台东。
送君此行勿凄切,到家好踏香林雪。
君不见,龙楼凤阙双徘徊,清时廊庙方爱才。
明年春色上林早,马蹄快逐东风来。
晓发牛头塞,轻车择路行。
风声号大壑,云势压长城。
荒驿三年梦,征人万里情。
飘零余一剑,珍重寄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