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这首诗是清朝末期著名政治家李鸿章所作的《赴试途中有感》,表达了他独特的志向和抱负。首句“丈夫只手把吴钩”,以豪迈的气概描绘出一个手持利剑的男子形象,显示出他的坚定决心和英勇精神。次句“意气高于百尺楼”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昂扬斗志,仿佛他的志向超越了寻常的楼阁。
接下来,“一万年来谁著史?”暗示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可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期待。“八千里外觅封侯”借用古代征战求功名的典故,表达出他渴望在国家大事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定将捷足随途骥”表明他决心紧跟时代的步伐,如同追逐飞驰的骏马,积极进取。“那有闲情逐水鸥!”则反衬出他对闲适生活的不屑,更显其坚韧不拔的性格。
最后两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以泸沟桥为背景,寓意着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同时暗含着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表达出他希望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跨海远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李鸿章作为一个有志于改革和保家卫国的政治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深忧虑。
不详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局促真如虱处裈,思乘春浪到龙门。
许多同辈矜科第,已过华年逐水源。
两字功名添热血,半生知遇有殊恩。
壮怀枨触闻鸡夜,记取秋风拭泪痕。
池塘春草绿依依,万古愁魂唤不归。
羡杀南来鸿雁影,月明天外一行飞。
村舍独愁人,寒窗坐一灯。
馀生同短烛,世态更春冰。
避地思何往,低头愧未能。
长怀无限恨,不觉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