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人三十首(其一)

古人有良规,不可去斯须。

隐微密自烛,非为外貌拘。

束己若不足,束人贵有馀。

苟非大圣心,恶能从勿踰。

岂不闻哲言,水清则无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示学人三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古人的良规为引子,强调了自我约束与他人约束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一个人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要对他人有所约束,但这种约束应以适度为原则,不可过分。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就如同圣人一般,自然能够遵循规矩而不逾矩。

“古人有良规,不可去斯须。” 开篇即点明了古人留下的规矩不可忽视,它们如同生活中的指南针,指引着人们的行为方向。“隐微密自烛,非为外貌拘。”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自我反省和道德自律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在的道德光辉不应被外在的束缚所遮蔽。“束己若不足,束人贵有馀。” 这是对自我约束与约束他人的平衡关系的探讨,主张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他人也应给予适当的宽容和理解。“苟非大圣心,恶能从勿踰。”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只有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不违背规矩,表达了对高尚道德追求的向往。

“岂不闻哲言,水清则无鱼。” 这句引用了哲理性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过于严苛的规则或环境可能会导致某些事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才或创新)的缺失。它提醒人们,在制定规则时要考虑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规则遵守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社会和谐与个人发展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

根实枝乃茂,源深流自长。

方寸苟自正,立世大堂堂。

人誉我胡亲,人毁我胡伤。

浮云一千里,难掩赫日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三)

大象踏兔径,达人略小节。

大本但勿渝,安能事琐屑。

硁硁然小人,闭口休辨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四)

大道如平砥,人自向高山。

不知千万程,近在足趾间。

出户复入户,何用苦烦难。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五)

粗粝亦充腹,破衲亦遮寒。

身口本无多,知足又何难。

纷纭世上人,至死不得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