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龚璛为梅仙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梅仙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对其家族文化的赞赏。首句“梅仙非素隐”暗示梅仙并非一般的隐士,而是有高尚品格的人;“兄弟乐乡闾”描绘了梅仙与兄弟和睦相处,享受乡村生活的场景。接下来,“自住东头屋,长乘下泽车”描绘了梅仙简朴的生活方式,居住在朴素的房屋,常乘坐简陋的车,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
“岁寒乔木古,江远暮云疏”通过自然景象,寓言梅仙坚韧不屈的品质,即使岁月流转,依然如乔木般古老而挺拔,江面的晚云稀疏,象征其心境开阔,超脱世俗。最后两句“生死知无憾,传家万卷书”,表达了诗人对梅仙虽知生死无惧,但更珍视家族传承的文化财富——万卷书籍,这体现了他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梅仙的高洁人格、简朴生活以及家族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梅仙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