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入定猕猴赞

方得其树,万壑千岩。至令休复,屹若终南。

呼之六窗,寂尔不应。惟彼呼者,乃出其定。

形式:

鉴赏

这首《终南山入定猕猴赞》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与寓言式的叙述,展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先,“方得其树,万壑千岩”,开篇以“得其树”为引子,隐喻猕猴找到了栖息之所,而“万壑千岩”则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山峦叠嶂,云雾缭绕,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至令休复,屹若终南”,这里的“休复”可以理解为猕猴在山中生活,与世隔绝,不再受外界干扰,如同终南山一般稳固不动。这句诗表达了猕猴在自然中的和谐共生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呼之六窗,寂尔不应”,“六窗”可能是指猕猴在山洞中的居所,或是象征着猕猴生活的六个方面。然而,当有人呼唤时,却“寂尔不应”,暗示猕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声音无动于衷,强调了它们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最后,“惟彼呼者,乃出其定”,这句话点明了只有真正理解或接近猕猴生活本质的人,才能感受到它们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里不仅赞美了猕猴的自在生活,也借以表达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猕猴在终南山的自在生活,传达了对自然和谐、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入风赞

入风无根当处彰,一为热恼一清凉。

乾城影里金刚眼,傀儡棚头古佛场。

与世推移元不动,随人忧喜竟无妨。

可中若有纤豪许,物我相持意未忘。

形式: 押[阳]韵

醉中食鲙歌

君不见秋风未发鲈正肥,张翰思归心欲飞。

又不见田文有客歌弹铗,为叹无鱼声激烈。

水晶细鲙落金盘,须信江南味中绝。

山谷曾名醒酒冰,一箸未尝延俗客。

助盘橙橘荐甘酸,入口琼瑶碎牙颊。

扶起嵇康颓玉山,涤破乐天醉吟魄。

烹龙炮凤未云珍,策勋终是愧霜鳞。

江湖散人兴不浅,为羡此品常垂纶。

有时举竿获锦鲤,玉屑花中拚烂醉。

笑他大嚼市廛流,浪说屠门能快意。

灵运池中蓄颇多,扬鬐鼓鬣戏清波。

知我平生嗜此癖,霜刀细缕红玉搓。

典衣沽酒试轰饮,缬纹入面春风和。

男儿大抵皆忼慨,功名未必常蹉跎。

醉来击剑歌白雪,閒愁万斛俱消磨。

杯盘虽冷落,风月输吟哦。

逸气射斗牛,无人识太阿。

俗态翻云仍覆雨,世情炙手扰张罗。

丈夫富贵当自致,耻傍权门效女萝。

雄图自许羞俯仰,请看毫端食鲙歌。

形式: 古风

七夕后一日寄陈巨济

高楼昨夜西风转,耿耿银河云叶卷。

擎空皎月弄婵娟,领略溪山堪指点。

秋光次第磨青铜,一味清凉袭庭院。

遥知天外鹊桥成,织女牛郎会佳燕。

凭高翻忆凤楼人,慇勤乞巧陈芳奠。

可堪目断心旌摇,砌成幽恨无人展。

促樽欣得莫逆交,脉脉閒愁凭理遣。

清狂举白话平生,午夜香燃残宝篆。

凄凉此际忆年时,烂漫琼楼兴不浅。

形式: 古风

重游寥阳洞有感

寻真曾到寥阳殿,小立廊腰花影转。

飞琼仙子下瑶台,绰约云鬟眼波剪。

水沈烟断一帘秋,醉睡海棠红玉软。

武陵归去探年华,扬州一梦烟波远。

重来风物恰依然,爱日融融烟素卷。

洞门寂历锁长春,异木槎枒插天半。

霞衣冉冉媚东风,绿锁窗前重识面。

酒酣春笋理琵琶,曲终依约含幽怨。

人间名利几时休,马行不驻空留恋。

桃花流水古犹今,回首碧云人不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