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北固山》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次仲所作,描绘了北固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
首句“登临来北固”,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了自己登上北固山的体验,引出对山景的赞叹。接着,“俯视大江浔”一句,通过俯瞰的姿态,展现了北固山与长江的紧密联系,山与水的交融之美跃然纸上。
“铁瓮人烟起,焦山水气深”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铁瓮”(指坚固的城池)与“人烟”相结合,描绘出北固山下繁华的生活景象;而“焦山水气深”则通过“焦山”(位于镇江市东北部,与北固山隔江相望)的雾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两相对比,凸显了北固山的独特魅力。
“浮沈天设险,来往客何心”两句,诗人借自然界的险峻地形,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这里的“浮沈”既指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也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天设险”强调了自然环境的险峻,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挑战与困难。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来往客何心?”即在这样的环境中,行旅之人会有怎样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过往行人的思考,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探索。
最后,“一堑分南北,茫茫自古今”两句,诗人以“堑”(壕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北固山作为地理分界线的作用,同时将目光放长远,从古至今,感叹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这两句不仅深化了对北固山自然景观的认识,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北固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北固山的壮美风光与深邃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