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其四)

草堂春过一分馀。幽事酒醒初。

琴调细鸣焦木,矢声不断铜壶。

关心药裹,忘年蓑笠,自著潜夫。

雨后长镵东麓,月明短艇西湖。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翻译

春天在草堂中悄然过去,我从酒醉中醒来。
琴声轻响,如焦木共鸣,箭矢落地声不断,如同铜壶滴水声。
心中挂念着药包,与老友共聚,披蓑戴笠,仿佛隐士一般。
雨后在东山挖掘,月光下乘小舟游西湖。

注释

草堂:诗人居住的草屋。
幽事:指宁静的、与世无争的事情。
酒醒:从醉酒状态中清醒过来。
琴调:琴声的旋律。
焦木:比喻琴弦或乐器发出的深沉声音。
铜壶: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流逝。
关心:挂念。
药裹:装有药材的包裹,可能暗示健康或疗愈。
潜夫:隐居的人。
长镵:长柄锄头,用于耕作。
东麓:山的东边脚下。
短艇:小型船只。
西湖:指某个具体的西湖,也可能泛指湖泊。

鉴赏

这首宋词《朝中措·其四》是陈三聘所作,描绘了春天草堂中的闲适生活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草堂春过一分馀",开篇即点出时令,春意渐逝,时光悄然流逝。"幽事酒醒初",暗示诗人刚刚从醉酒中醒来,回味着刚才的惬意与宁静。

"琴调细鸣焦木,矢声不断铜壶",通过琴声和铜壶滴水声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节奏的生活氛围。焦木琴音清越,铜壶滴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沉浸在这种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中。

"关心药裹,忘年蓑笠,自著潜夫",诗人关心的是药草,这可能暗示他对健康或隐居生活的重视,"忘年蓑笠"则表达了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自著潜夫"更是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自我放逐的意愿。

"雨后长镵东麓,月明短艇西湖",最后两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诗人手持长锄在东山脚下劳作,月光洒在西湖之上,画面宁静而诗意盎然,展现出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日草堂的日常生活,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超脱。

收录诗词(70)

陈三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其三)

去年曾醉杏花坊。柳色间轻黄。

重觅旧时行迹,春风满路梅香。

平沙岸草,夫差故国,知是吾乡。

梦断数声柔橹,只应已过横塘。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满江红(其四)

斜日熔金,三万顷、棹歌齐举。

风不动、采苹双桨,翠鬟相语。

月殿欲浮蟾兔魄,海神不放鱼龙舞。

到今宵、秋气十分清,无今古。君试唤,扁舟侣。

来伴我,潇湘渚。共夷犹春浪,笑歌秋浦。

霸越独高身退后,尘缨未濯人谁许。

叹酒杯、不到子陵台,刘伶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冬至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

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

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

对古人、一笑我真愚,君无俗。斜川路,经行熟。

黄花在,归心足。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

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

但从今、散发更披襟,谁能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绀縠浮空,山拥髻、晚来风急。

吹骤雨、藕花千柄,艳妆新浥。

窥鉴粉光犹有泪,凌波罗袜何曾湿。

讶汉宫、朝罢玉皇归,凝情立。尊前恨,歌三叠。

身外事,轻飞叶。怅当年空系,誓江孤楫。

云色远连平野尽,夕阳偏傍疏林入。

看月明、冷浸碧琉璃,君须吸。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