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莺斗湖三首(其二)

忽闻江上四驩呼,知近吴江莺斗湖。

火炬灯笼不须办,使家行住按程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忽然听到江上传来欢快的呼声,知道靠近了吴江,那里的莺鸟在莺湖争鸣。
无需准备火炬和灯笼,只需按照预定的路线行走即可。

注释

忽闻:突然听见。
江上:江面。
四驩呼:四声欢叫。
知:知道。
近:接近。
吴江:地名,指吴淞江。
莺斗湖:莺湖,可能是地名或形容莺鸟众多的地方。
火炬:火把。
灯笼:灯笼。
不须:不必。
办:准备。
使家:使者或者出行的人。
行住:行走居住。
按程涂:按照既定的路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趣味。

首句“忽闻江上四驩呼”,以“忽然听到”的方式,传达了一种意外的发现,四驩(音)通常指的是船夫划桨的声音,这里则可能是对江上某种特定声音的描绘,通过这种听觉细节,诗人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紧接着“知近吴江莺斗湖”,从声音中,诗人推断出自己接近于著名的莺斗湖,这里不仅展示了地理知识,也传递了一种旅途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情感波动。

第三句“火炬灯笼不须办”则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描述,火炬与灯笼本是夜间照明用的物品,但诗人此刻表示无需准备这些东西,或许是在暗示一场即将到来的欢庆活动,或是表达了对当前环境安全感和满足感。

最后“使家行住按程涂”,则是指派遣家中仆从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旅途安排与记录,显示出诗人对于旅行的周到准备和对细节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地理位置、生活细节的精确描述,勾勒出了一个在自然风光中行走,同时又不失检点与计划的旅者形象。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过莺斗湖三首(其一)

画舫如山水上奔,小船似鸭避河滨。

红旗青盖鸣钲处,都是迎来送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望亭六首(其六)

晴河不似雨中看,晴里波纹只簟斑。

却是雨河新样巧,簟间织出小金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过望亭六首(其五)

朝朝暮暮见长河,见了长河只厌它。

却爱画师能画水,不看死浪与生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过望亭六首(其四)

两岸山林总解行,一层送了一层迎。

天公收却春风面,拈出酸寒水墨屏。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