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歌

阊阖朦胧积霜霰,玉宇琼楼看不见。

人间冷淡作中秋,酒徒败兴诗客倦。

金风只解吹雨来,不肯扫开云一片。

嫦娥飞上第几天,良宵却闭广寒殿。

仙桂森森千丈高,岂是妖蟆可吞咽?

九重高绝事难知,雾里瞻天眼空眩。

霓裳曲调长寂然,蟾蒐何曾暂时见。

安得仙客与梯空,直到月宫游一遍。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朝崧在中秋之夜所见的无月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阊阖朦胧积霜霰”以朦胧的门阙和积雪象征着中秋夜的晦暗,暗示了月亮的缺席。接下来的“玉宇琼楼看不见”,进一步渲染了月色不明的气氛。

诗人感叹人间的冷清,中秋佳节却无月,使得饮酒的人兴致全无,诗人自己也感到疲倦,缺乏灵感。“金风只解吹雨来,不肯扫开云一片”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秋风未能驱散乌云,遮蔽了月亮的光芒。

诗人借嫦娥和月宫的典故,如“嫦娥飞上第几天”、“广寒殿闭”,表达了对月圆人不圆的深深遗憾。他质疑寻常人如何能接近那高洁的仙境,“仙桂森森千丈高,岂是妖蟆可吞咽”,暗示了月亮的神秘和遥不可及。

最后,诗人感叹“九重高绝事难知,雾里瞻天眼空眩”,表达了对月宫真相的好奇和仰望,以及对人间与仙境之间距离的无奈。结尾处“霓裳曲调长寂然,蟾搜何曾暂时见”,流露出对月宫传说中美好音乐和神话人物的向往,但现实中却无法一睹其真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无月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得梁子嘉书赋长句奉答

家本蓬莱海中住,日出咸池见乡树。

劫灰飞到仙山来,身骑白鼋且西渡。

一枝借住刺桐城,书剑常为闽峤行。

射乌山头吊霸主,狂歌醉舞不胜情。

天公为余添眼福,风送征帆来沪渎。

吴姬一笑终年留,用尽金钱欢未足。

到处流连似贾、胡,不知客路有穷途。

只今已发归欤叹,犹载琴樽泛五湖。

故人梁鸿苦相忆,昨驰尺素问消息。

缄情遥寄一诗筒,夜梦逢君龙伯国。

形式: 古风

读梁子嘉大令日本纪游诗卷,赋此寄之

沧海横天流,万里落胸次。

喷墨写蛮笺,化作龙蛇字。

奇哉作诗人,有此凌云气。

闻说骑白鼋,新自蓬山至。

君身有仙骨,十洲恣游戏。

自度思度人,肯与世相弃。

东行谒木公,却返扶桑辔。

遍求不死药,医国归有具。

海上方信佳,措手何日试?

君昔慕孙、吴,大军掌书记。

铜章七品官,空衔尚无位。

弃觚二十年,未遂平生志。

鳌极陷东南,青衫馀涕泪。

英雄岂终穷,天下方多事。

速陈治安策,汉廷思贾谊。

形式: 古风

赠林月香校书二首(其一)

灯红酒绿画楼东,此夕飞花遇断蓬。

沧海桑田多少泪,慇勤弹入四弦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林月香校书二首(其二)

柳眉桃脸画难真,消瘦红羊劫后身。

好与参军作蛮语,本来苏小是乡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