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列壑攒峰”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发兴新”一词,不仅展现了山川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更新与升华。接着,“落花飞絮舞馀春”一句,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灵动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感伤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虚堂坐视三千界,冠者相从五六人”两句,通过对比虚实、大小,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邃思考以及与友人的和谐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涧草软宜承屐齿,溪泉清可濯缨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纯净,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净土之中。
最后,“静听山鸟松风里,始悟人间乐未真”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在山鸟的鸣叫和松风的吹拂中,诗人领悟到真正的快乐并非外界的繁华与热闹,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