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颇思菱角问鸡头,且放莲房擅早秋。
蠲渴涤烦须底物,未应接绠汲溪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再次韵杨宰七首(其二)》。诗中,诗人以颇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菱角和鸡头米的喜爱,以及对莲蓬的欣赏,认为它们在初秋时节尤为适宜。"颇思菱角问鸡头"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时令美食的期待和好奇,仿佛在询问它们的美味。"且放莲房擅早秋"则强调了莲蓬在秋季的独特魅力,暗示着诗人享受着这个季节的清新与宁静。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问题:"蠲渴涤烦须底物",意思是消除口渴、洗涤烦恼需要什么,暗示这些食物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能带来心灵上的舒缓。然而,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留下悬念,用"未应接绠汲溪流"来比喻,表示这些食物或许并不需要像汲水那样费力去寻找,暗示它们就在自然之中,易于获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美食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
不详
雪英闲澹炯双明,水斛泓渟碧一罂。
小憩山村无与语,熏炉茶鼎斗僧清。
倏晴骤雨寒犹在,约勒群芳未尽开。
销得燕堂千杖鼓,旋看锦缬裹条枚。
前欢已悔东隅失,后约如前敢再违。
连夜扬州昔年梦,小梅清瘦杏花肥。
枝撑强趁火城春,踪迹犹烦问水滨。
更醉南州好红紫,凝香诗伯是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