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诗人苏唐卿所作,名为《醉翁亭记》。诗中描绘了醉翁亭的建筑布局和其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醉翁亭及其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首句“醉翁亭记醉翁堂”,点明了地点与主题,将醉翁亭与醉翁堂相联系,暗示了此处是文人雅士聚会之所。接着“远取琅邪近费乡”描绘了醉翁亭所处地理位置的优越,既远离尘嚣,又近享繁华,象征着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高世雄文刊翠琰,老山孤干负虹梁”两句,赞美醉翁亭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底蕴。翠琰象征着亭子的精美雕刻,老山孤干则描绘了亭子屹立于山间的壮观景象,虹梁则比喻亭子的结构如同彩虹般美丽,整体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左邻鳌海三神岛,西倚儒宫数仞墙”进一步扩展了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将其置于神话与儒家文化之中,增添了神秘与人文色彩。鳌海与三神岛象征着仙境般的存在,儒宫则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虽愧篆工非墨宝,英辞终与借辉光”表达了诗人对醉翁亭及其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尽管自己并非篆刻高手,但通过这首诗,希望能够为醉翁亭增添一份光彩,传递出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醉翁亭的壮丽景色与独特魅力,还蕴含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