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题叶香士《小沤波馆诗意画册》,为潘星斋侍郎属赋

花髻吹笙,弓衣绣蝶,老辈风流如此。

凭几笔、云林淡墨,便皴出江南烟水。

料诗情、祇在青山,浑不似、朝罢归来花底。

更傍柳添鸦,背枫摇橹,尽在霞头烟尾。

试认先生行卷里。把岚翠溪光,做成乡思。

人家外、明漪几曲,行吟处、梅花十里。

祇恩深、尚恋承明,纵梦绕平泉,忍商归计。

剩画里吴装,青帘篾舫,小现五湖心事。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情画卷,通过对叶香士《小沤波馆诗意画册》的题词,展现了作者对画中景致的细腻感受和对潘星斋侍郎的深深敬意。词中的“花髻吹笙,弓衣绣蝶”形象生动,展现出老一辈文人雅士的风流韵致。接着,作者通过“云林淡墨”、“江南烟水”等词语,勾勒出水墨画般的江南景色,暗示诗人的诗情画意都融入了这山水之间。

“青山”、“花底”、“柳添鸦”、“背枫摇橹”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与生机,而“霞头烟尾”则增添了梦幻与朦胧之美。词人将目光转向画中的先生,称赞其作品能唤起乡愁,明漪、梅花、岚翠溪光,皆是乡思的寄托。

“恩深”、“承明”、“平泉”等词,暗指朝廷的恩遇和官场生活,然而词人仍怀念着画中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即使身在仕途,也渴望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愿望。最后,“吴装”、“青帘篾舫”、“五湖心事”等描绘,更是点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词人内心的湖海之志。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画为引,寓言寄情,既有对画作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樊增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下笛.题羊辛楣同年《花溪渔笛图》

水软新罗,山明秀黛,旧垂纶处。

青溪一舸,依约风帆隔前浦。

平波三尺桃花色,定载得、鸳鸯稳渡。

更一枝黄笛,临风吹起,万重烟絮。延伫。江关暮。

甚冷落汀洲,旧盟鸥鹭。长安倦旅。漫抛花外烟屿。

待君宫锦归来日,好再把、渔蓑换取。

倩舵尾、樵青闲倚,红亭按谱。

形式:

金缕曲.阑干词,同爱师缜子

户外青青柳。倚东风、回廊几曲,断魂时候。

细燕轻狸都不隔,卐字玲珑嵌透。

消几度、玉罗衫袖。

一树东头白梨影,熨春寒、总在花前后。

同徙倚,听清漏。如今得似花时否。

绕银墙、轻红一抹,西风吹旧。

录曲凝尘曾拍遍,空认指痕纤瘦。

甚响屧、邻家轻逗。

划遍相思都无迹,剩回文、不断苔花绣。

明月底,怕回首。

形式:

浪淘沙

落叶下银床。玉露为霜。梦和残月转西廊。

记得小屏红烛影,昨夜成双。金鸭懒添香。

减尽年光。玉环分付可能忘。

无限燕支吹作粉,愁煞韦郎。

形式:

越溪春.和子珍《雨中有忆》,用欧公韵

暗玉敲窗银烛背,芳绪渺无涯。

罗衣翻酒都成晕,似脸波、初上微霞。

蕙草长时,春潭涸后,空忆韩家。门前何处香车。

梦绕旧窗纱。泥人一晌半晌小坐,帘纹如水低斜。

为问镜中眉语,可能瞒却灯花。

形式: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