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岭庵前作

岭路松阴好,归鞭为小停。

苔封石面紫,藤络树身青。

庵古无人住,蝉多过客听。

少时文会处,近里有祠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资福岭庵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联“岭路松阴好,归鞭为小停”,诗人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松树的浓荫遮蔽了阳光,营造出一片清凉与幽静。诗人被这美景所吸引,不禁放慢了脚步,甚至轻轻抽起了马鞭,以示对眼前景致的欣赏与赞叹。

颔联“苔封石面紫,藤络树身青”,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色彩。紫色的苔藓覆盖在石头上,仿佛给石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而绿色的藤蔓缠绕着树木,使树木显得更加苍翠欲滴。这两句通过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山林间的自然风貌。

颈联“庵古无人住,蝉多过客听”,转而描述了庵堂的景象。庵堂历史悠久,但如今已无人居住,只有远处的蝉鸣声陪伴着过客,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尾联“少时文会处,近里有祠庭”,则将视角转向了人文历史。这里曾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如今虽已物是人非,但祠庭依然存在,成为了后人追忆往昔、缅怀先贤的场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资福岭庵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时间流转中不变的文化印记。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深邃。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莆田陈宰筱塘庵韵

竹根墙下一灯龛,旧事伤心未易谈。

十颂尚留禅髓在,诸方应作话头参。

高情写入阳春调,远望吟思落日酣。

魔种纷纷堪可笑,得君点破料知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崇安忌日

生死涂分久,追怀谩自伤。

怜渠眉旧白,叹我发今黄。

聚散萍来去,悲欢梦短长。

纵能排遣尽,此日亦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其一)

连日非无数点飞,滨溪底见响舂机。

甘霖君已吟成卷,炎赫吾方汗湿衣。

雷邑未能均泽施,龙君可要逐方祈。

笺天更仗伊谁力,外史臣惭似蚁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其二)

布谷催耕叹雨乾,诸贤欢咏我辛酸。

瓢分不到田犹涸,琴化虽均天作难。

底要岁遗三九食,但为民几一分宽。

未县龙骨鱼无梦,那得新租上送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