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探访杨树岭的景象与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思绪。
首句“杨岭际晓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清晨时分,诗人来到了杨树岭。接着,“肩舆度深寂”描述了乘坐轿子穿越寂静深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崖高门巴薄,篁苇风淅淅”两句,通过对比高耸的悬崖与稀疏的门户,以及竹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和谐。
“清泠涉幽涧,荦硧缘绝壁”描绘了诗人涉水过涧,攀缘陡峭石壁的艰难旅程,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探索精神。
“环顾阒无人,山禽自啁唽”一句,写出了四周空无一人,只有山鸟自鸣的场景,更显出旅途的孤独与宁静。
“新泥松树下,往往见虎迹”则透露出旅途中偶遇野生动物的惊险与刺激,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
“行侣时唳呼,铜钲鸣未息”描述了旅伴间偶尔的呼唤声和铜钲的回响,虽是短暂的交流,却为旅途增添了几分人情味。
最后,“缅予鸿雪踪,夷险备所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感慨,无论是平坦还是崎岖的道路,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翻惭一身安,坐惜众夫力”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他在享受个人安逸的同时,也对那些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的人们表示了同情与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