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尘和露踏成泥,花下风寒鬓脚低。
夜静高楼有人听,起头一句唱教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香尘和露踏成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子轻盈的脚步在沾满露水的香尘小径上留下痕迹,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女子的娇柔。"花下风寒鬓脚低",进一步渲染了秋风微凉,女子在花丛中行走,秀发轻轻低垂,显得楚楚动人。
"夜静高楼有人听",转而进入夜晚,寂静的高楼之上,似乎有人在倾听,这可能是一种期待或暗自欣赏。最后,"起头一句唱教齐",透露出可能是女子在低声吟唱,那首歌或许旋律优美,以至于连高楼上的人都能听见,并且能跟随着唱出第一句,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踏歌行》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情,让人感受到秋日里的诗意与生活情趣。高启作为明代诗人,其作品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这首诗也不例外。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
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
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堂上织流黄,堂前看月光。
羞见天孙度,低头入洞房。
空帏拥垆坐,夜冷微红灭。
郎意似残灰,无因得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