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虚空流玉洗,世界纳冰壶。
明月几时有,清光何处无。
人心但秋物,天下近庭梧。
好在黄华寺,山空夜鹤孤。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虚空流玉洗,世界纳冰壶”开篇,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水流和冰壶,营造出一种纯净而凉爽的氛围。接着,“明月几时有,清光何处无”两句,表达了对月光永恒不变的赞叹,以及月光普照万物的感慨。
“人心但秋物,天下近庭梧”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秋物相联系,暗示着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最后,“好在黄华寺,山空夜鹤孤”以黄华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中夜晚,鹤影孤单的静谧画面,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蕴含了对孤独与超脱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不详
书画家。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短辕长路兀呻吟,行李迟迟日益南。
亲老家贫官职重,恩多责薄泪痕深。
向人柳色浑相识,著雨花枝半不禁。
回首觚棱云气隔,六年侍从小臣心。
青峭江边玉数峰,烟梳雨沐为谁容。
到时为向山灵道,归意如君一倍浓。
南北湖亭竞采莲,吴娃娇小得人怜。
临行折得新荷叶,却障斜阳入画船。
瘦马踏晴沙,微风度陇斜。
西风八九月,疏树两三家。
寒草留归犊,夕阳送去鸦。
邻村有新酒,篱畔看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