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三首(其三)

司花一笑为谁开,知道朱幡得得来。

疏影有情当洞户,蔫香无语堕空杯。

风生翰墨留连看,月入笙歌次第催。

来岁如今翻旧唱,五云丛里望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只为谁的笑容盛开花朵,得知红幡张扬地到来。
稀疏的影子似含情脉脉,静静地落在窗前,芬芳无声地落入空杯。
微风吹过,仿佛在欣赏笔墨间的留连,月光下,音乐声中,时光催促着流转。
明年的此刻,又会重演今时的旋律,我在五彩祥云中期待着登临三台的景象。

注释

司花:管理花卉。
一笑:微笑。
为谁:为了谁。
朱幡:红色旗帜。
得得来:张扬地到来。
疏影:稀疏的影子。
洞户:窗户。
蔫香:低落的香气。
空杯:空酒杯。
风生翰墨:微风吹过笔墨。
留连:欣赏。
月入笙歌:月光照进笙歌。
次第催:依次催促。
来岁:明年。
翻旧唱:重演旧曲。
五云丛:五彩祥云。
三台:古代星官名,象征朝廷高位。

鉴赏

这首宋诗是范成大所作,描绘了红梅在元宵节时被知郡安抚赏识的场景。首句“司花一笑为谁开”,以拟人手法写红梅盛开,仿佛为等待知郡的到来而绽放笑容。"朱幡得得来"则形象地写出官员的到来,红梅似乎感知到了这份尊贵。

"疏影有情当洞户",红梅的疏影映照在窗户上,显得深情而有意境,暗示了梅花与环境的和谐。"蔫香无语堕空杯",梅花的香气虽淡,却无声地飘散,如同落入空杯,更显其清雅。

"风生翰墨留连看",微风吹过,仿佛带着墨香,让人流连于红梅之美。"月入笙歌次第催",月光与音乐相伴,营造出欢乐的节日氛围,梅花也仿佛在这样的热闹中被唤醒。

最后两句"来岁如今翻旧唱,五云丛里望三台",诗人预言来年此时,人们还会忆起今日赏梅的情景,红梅在云端之上,似乎寄托着对高官显位的期盼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红梅的美和元宵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郑校书参议留别

年丰方共庆,岁晚客他之。

吏事朝还暮,人生合复离。

江山残梦破,风月片帆移。

后会吾衰矣,桑榆一茧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胡邦衡秘监

斯言向来立,千古敢疵瑕。

有命孤蓬转,何心劲箭加。

人穷名满世,天定客还家。

回首冥恩怨,虚空不著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蚤蚊

羽虫么魔塞区寰,造化胡为弗疾顽。

长养污泥草木处,纵横大地山河间。

夜声雷动人力屈,秋喙花开天理还。

但愿江湖无白鸟,何须金鼎铸神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赵德庄吏部休沐

窈窕新堂好,委蛇夜直还。

遥知欹帽发,正奈捲帘山。

门外客姑去,窗前人对闲。

谁能乌帽底,尘土涴朱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