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虎林

漠漠江湖梦,萧萧禾黍秋。

清笳吹落日,白发过西州。

池涸神龙逝,山空老凤愁。

惟馀关外水,寂寞自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辽阔的江湖梦境,秋风吹过稻谷稀疏的田野。
清冷的胡笳声中夕阳西下,满头白发的人走过西州城。
池塘干涸神龙消失,山中空荡老凤悲鸣。
只剩下关外的流水,孤独地向东流逝。

注释

漠漠:形容广阔无垠的样子。
江湖:泛指广阔的世间或江湖生涯。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的声音。
禾黍:泛指农作物,这里代指秋天的田野。
清笳:清脆的胡笳声。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西州: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着远方或衰老之地。
涸:干涸,形容池塘水枯竭。
逝:消失,离去。
愁:此处形容老凤因环境变化而感到悲伤。
寂寞:孤独,寂静。
东流:向东流淌,象征时间流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湖秋色与人生沧桑的画卷。"漠漠江湖梦"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江湖生涯的追忆,"萧萧禾黍秋"则暗示了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清笳吹落日"以悠扬的胡笳声衬托出日暮时分的凄凉,"白发过西州"则揭示了诗人的年华老去和人事变迁。

"池涸神龙逝,山空老凤愁"运用象征手法,将池塘干涸比喻为英雄末路,老凤的哀愁则寓言了贤才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惟馀关外水,寂寞自东流"以流水自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故乡或理想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重过虎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林景熙在乱世中的漂泊之感和对过去的回忆,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重游镜曲次韵

青眼重逢白发新,旧游却恐是前身。

野鸠妒客招呼雨,江燕随人管领春。

曾附仙舟追李郭,独提诗律继黄陈。

镜中恨不移家住,山水苍苍老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闻家则堂大参归自北寄呈

滨死孤臣雪满颠,冰毡齧尽偶生全。

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

清唳秋荒辽海鹤,古魂春冷蜀山鹃。

归来亲旧惊相问,禾黍离离夕照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蛩

凄苦难成调,秋风入细弦。

草根语深夜,灯下感流年。

落叶已满径,征人犹在边。

寒衣何日寄,思妇不成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项羽里

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水涯。

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

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