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文殊台观云海歌

石台耸立层崖高,振衣晓听天鸡号。

扶桑曈昽鞭六鳌,陆离曼衍鱼龙鏖。

晴霞极目开神皋,山灵好事不惮劳。

亟拓画本催吟和,白云微吐群山坳。

乍如缕缕瓮茧缫,渐如幅幅绡裁鲛。

丽如词客曳锦袍,壮如卫士拥采旄。

云随山势万叠包,山荡云气千波涛。

楼阁隐隐鸾凤巢,帆樯出没烟林梢。

山邪云邪一气交,三十六峰俄溷淆。

天都端冕垂旒旓,相对但见青莲苞。

云中仙人鼓琅璈,手持天瓢斟玉醪。

醉我一石歌浪淘,海市诗仿坡公豪。

天穷人厄任所遭,狂来梦踏蓬山翱。

长风猛吹弱水舠,白衣苍狗纷尔曹。

万人海里供煎熬,玉堂天上心忉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修府的《晓登文殊台观云海歌》描绘了清晨登临文殊台时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台高耸,晨鸡报晓,日出东方的壮丽画面,犹如神话中的扶桑日出,驱赶着海中的巨鳌,山川鱼龙在云海中激战。晴空下的文殊台视野开阔,山灵似乎乐于助人,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将云海比作丝线、织物、锦袍和旌旗,展现了云雾的变幻多姿,既有静态的华丽,又有动态的雄壮。山峦与云气交织,如同楼阁隐现,帆樯穿梭,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随着视角的变化,云海仿佛混淆了山峰,形成神秘而奇幻的景象。

诗人进一步想象自己如仙人般陶醉在这美景中,云海如酒,令人沉醉。他借用苏轼的豪放风格,将此景比作海市蜃楼,表达出超脱尘世的豁达。尽管人生多舛,诗人仍能借梦飞翔,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感叹世间芸芸众生在人海中受苦,而自己却在文殊台上欣赏天上的美景,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自然的热爱。

收录诗词(11)

张修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沈辰州前辈解官归会稽予属稚蘅写归去来辞意送之并题一诗以坚其志

仕宦慕归隐,渊明独千秋。

先几烛世变,匪直耽林邱。

先生志康济,本异沈冥俦。

一麾寄边重,恢抱无近猷。

群阴互构难,特立回狂流。

不争赫赫名,舆人遍歌讴。

时危重进退,道大轻恩仇。

郡符一朝解,萧然郁林舟。

长沙住币月,归兴难淹留。

祖道二三子,古欢豁离愁。

画师出新稿,如入柴桑游。

琴尊置疏落,松鞠环清幽。

读书得大意,神交在前修。

行藏古今合,讵论踪迹侔。

彼哉受形役,名利从羁囚。

见事一不决,夜行无时休。

矧兹燎原祸,厝火由人谋。

滔滔不知返,非徒折腰羞。

愿君保晚节,养真越山陬。

有书插盈架,有秫收满篝。

僻居胜南村,素心话绸缪。

佳儿迈通子,传经得箕裘。

岂曰痼泉石,国恩终当酬。

待时善乘化,此乐逾王侯。

羡君益自愧,世网轻身投。

负米梗无路,一官落蛮州。

万事等刍狗,思亲泪难收。

得归誓投劾,没齿依松楸。

苟慰菽水愿,荣名本浮沤。

从吾师丈人,田水听西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漫兴(其一)

秋阴漠漠院生苔,被冷黄绸晓梦回。

天与愁人苏病骨,满山凉雨送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漫兴(其二)

兴来自拨床头瓮,公退惟看屋角山。

镇日狸奴守残帙,一椽权署小琅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漫兴(其三)

半醉谈兵气尚雄,短衣长剑梦从戎。

十年猿臂间无用,野圃斜阳试柘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