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伯严招集樊园探梅

春来未识如新交,人日出访郊西郊。

罗浮缟衣忽到眼,一笑媚妩开林梢。

初寻篱角露冷艳,断桥野水轻冰胶。

参差绕屋三十树,疏影破空横冻蛟。

海旁蜃市金碧气,徒眩俗目纷喧呶。

樊山寄庐独娟好,园亭到处含红苞。

坐看香雪喷成海,直拥仙云围作巢。

偶从人外憩清绝,得此佳趣知天教。

陈遵爱客续嘉会,乘兴招赏罗杯肴。

欲将画意写萧澹,未尽诗妙空推敲。

关山莫忆断魂日,且向天涯随结茅。

倾觞痛饮荡尘抱,不尔正被梅花嘲。

形式: 古风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初次造访郊外樊园探梅的情景。诗人以新交般的惊喜遇见了罗浮山的洁白梅花,它们在树林梢头绽放,犹如美人微笑。诗人漫步篱角,发现冷艳的花朵在霜露中盛开,附近的小桥上薄冰如胶。梅花环绕着房屋,疏影斑驳,仿佛冻结的蛟龙横空。然而,与海边蜃楼的繁华相比,这里的宁静之美更让人心动,尤其是樊山寄庐的梅花,含苞待放,如仙子般娇艳。

诗人沉醉于这清绝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仿佛是天意安排。他忆起陈遵好客的传统,邀请好友们一同欣赏梅花,共享佳肴。诗人想将这画一般的景象和淡雅的诗情记录下来,却又觉得难以言表,只能尽情欣赏。他告诫自己不必过于忧愁远方的离别,不如在此地结庐而居,享受眼前的美好。最后,诗人提议举杯畅饮,以排解尘世烦恼,否则怕被梅花嘲笑未能真正领略其风姿。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

瞿鸿禨(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寅三月三日补松招饮樊园新居看碧桃花

去年三月斜桥西,衣上红沾杏花雨。

樊园此时未有园,今日樊园成地主。

一廛买得远尘嚣,半亩平分学农圃。

不种桑麻种花竹,穿林百鸟来歌舞。

柳条婀娜拂金绦,柏叶鲜妍张翠羽。

碧桃六树倾城立,粉白脂朱娇欲语。

笑倚春风醉半酣,然照晴云艳初吐。

先生好花如好诗,意夺化工天可补。

移根几日便烂漫,特与幽居生媚妩。

元都观里空无存,度索山前杏何许。

乞栽独送浣花村,入画真成辋川墅。

延陵父子雅好事,求友嘤鸣欣得所。

山阴脩禊第二春,从借行厨饮吟侣。

武陵仙源那得入,问津疑复逢渔父。

海濒一日不还乡,岁岁来寻此花坞。

行看十丈出垂檐,高放红霞满庭户。

莫教损折问公干,酒兴不空须记取。

花下飞觞酩酊归,更肯夜游还秉炬。

形式: 古风

樊山有诗留别同社索和与乙庵同次原韵(其一)

从来乐道不忧贫,天问终难测盖浑。

昨夜微霜催客子,明年春草忆王孙。

飘萍聚散真无定,蟠木轮囷自有根。

梦里东华风景异,铜驼应感止车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樊山有诗留别同社索和与乙庵同次原韵(其二)

盟主风骚上将坛,朋簪频盍笋皮冠。

逍遥岂待培鹏背,造化奚为弄鼠肝。

别意去随江水尽,无心出作岫云看。

掉头巢父归应早,东海珊瑚拂钓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乙卯二月予还湘省墓散原亦返峥庐适同轮舟乃彼此不相遇怅然久之抵沪晤散原言发南昌时方意归途邂逅有诗见忆爰和此篇

云迷宰木连山冈,清明泪洒游子裳。

感君昨岁已上冢,念我久客从还乡。

同舟并发不自意,共一老秃须扶将。

峨峨巨舰失交臂,判隔户牖藏蜂房。

初闻喜跃继怊怅,咫尺离合成参商。

诚通肝胆绝楚越,不见蔑面庸何伤。

回帆邂逅入梦寐,握手袖视琼瑶章。

悬求友声出岩谷,春风簧啭调清吭。

峥庐诵芬慕前烈,泷冈树表今欧阳。

吾翁执友怆宿草,两家旧德俱义方。

百罹流徙诒余痛,浊世礼坏川无防。

墓门斧棘郁松柏,岁寒晚节敦偕藏。

抱残各守遗经意,忍饥濡煦聊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