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罩定光塔

鸣鞭西谷入云里,行行云尽居足底。

窣堵犹在最高峰,进步竿头应似此。

我来每度必亲登,拾级不知劳屐履。

春山澹冶秋山苍,所逢今日多过彼。

滃滃霭霭复凄凄,荟蔚氤氲更襂纚。

隐现树色错翠丹,变幻峦形纷岌嶬。

世界真似乾闼城,云海黄山儿戏尔。

我闻佛说如是法,譬之乃如大云起。

孰狮吼孰野干鸣,调御默然天龙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云罩定光塔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首句“鸣鞭西谷入云里”,以生动的鞭声和行进的动态,引出登山的场景,仿佛能听到马蹄声与山风的交响。接着“行行云尽居足底”一句,形象地展现了登山者逐渐超越云层,站在云端之上的壮丽景象。

“窣堵犹在最高峰,进步竿头应似此。”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术语“窣堵”,比喻山峰,暗示即使达到顶点,也应继续前进,寓意人生的修行之路永无止境。

“我来每度必亲登,拾级不知劳屐履。”表达了诗人对登山活动的热爱和执着,不辞辛劳,亲自体验每一级台阶的攀登过程。

“春山澹冶秋山苍,所逢今日多过彼。”通过对比春山的淡雅与秋山的苍劲,展现了四季变换之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

“滃滃霭霭复凄凄,荟蔚氤氲更襂纚。”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既有朦胧之美,也有淡淡的哀愁,体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情感。

“隐现树色错翠丹,变幻峦形纷岌嶬。”通过树木颜色的变化和山峦形状的多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世界真似乾闼城,云海黄山儿戏尔。”将眼前的景象比作佛教中的乾闼城,以及云海中的黄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

最后,“我闻佛说如是法,譬之乃如大云起。”引用佛教教义,将登山的过程类比为修行的过程,大云起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凝聚,寓意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能够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驻跸静寄山庄

群峰叠背玉嵯峨,阅岁岩扉偶一过。

明月清风无尽藏,奇松诡石此间多。

村旁廪积觇农庆,几暇游观乐物和。

扈跸词臣漫呈颂,矢音惟觉愧卷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对瀑

山罅乱泉多,引之即成瀑。

爱此云间声,筑成石里屋。

訇湱近窗牖,形容小珠玉。

溅冬岂知凝,网月那可掬。

消此片时閒,孰不云清福。

形式: 古风

池上居

砌石为池上搆居,一泓襟袖揽如如。

石湍响答松湍静,水镜澄含月镜虚。

舒卷天真任岚霭,飞沉自得乐禽鱼。

丝竿烟舫都无藉,耐可空明意泛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云脚乱丝霏,风吹散若飞。

千山开画障,一谷暖阳晖。

黛色浓松磴,泉声壮石矶。

凭窗别生慰,被陇麦滋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