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宫归政五年馀,隐几时观黄老书。
禁闼无为民自化,熙熙不独在春初。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和表达对道家哲学的向往之情的诗句。"东宫归政五年馀",意指作者在东宫已经度过了五年的时光,而“隐几时观黄老书”则表明作者在这段时间里经常沉浸于黄老(即黄帝和老子)的道家哲学之中。
"禁闼无为民自化"一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禁闼”指的是皇宫的门禁,而“无为”则是道家的核心理念,即不做有预设目的之事,让万物各自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民自化"意味着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和变化。
最后,“熙熙不独在春初”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和谐状态的赞美,并指出这种状态并非只存在于春天这个特定时期,而是可以持续的。"熙熙"形容的是一种祥和、繁荣的氛围。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早春图景,传递出一股清新自然之气。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冰澌半解波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万年觞。
长乐晓钟残,皇舆入问安。
东风犹料峭,冒絮禦馀寒。
种桃临玉井,裁胜刻金花。
借问此何处,昆山王母家。
盛德初临震,阳和已动坤。
发生天施大,厚载母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