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廖经历

八岁儿童,岂有登科之志?

三年经历,料无报国之心。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巧妙的对仗和深邃的哲理,揭示了对人生不同阶段与理想追求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首句“八岁儿童,岂有登科之志?”以儿童的天真无知反问,暗示了年幼时的我们往往缺乏远大的志向或深刻的理解。接着,“三年经历,料无报国之心。”则通过时间的推移,指出即使经历了几年的生活,也未必能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或为国效力的决心。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一种成长与认知的渐进过程,提醒人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对世界和自我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待。它不仅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暗含着对社会教育和价值观传递的思考,即在不同的年龄和经历中,个体的志向和责任意识是如何逐渐形成的。通过这种简洁而富有启发性的表达,诗人彭辂巧妙地探讨了人生道路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个人成长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10)

彭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巧对

鸡鸣犬吠占稠密;凤舞龙飞识太平。

形式: 对联

庆城寺铁佛联

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形式: 对联

开元寺铁佛殿联

古佛原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

形式: 对联

对联

云霞千里客;风雨一间楼。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