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綵衣。
游骑但知誇艳丽,祠门直莫叹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生活场景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活动,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诗人首先描写了家境贫寒的儿童,他们必须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寻找可以穿的衣物,而那些骑马的人则只关注于华丽的装扮,不顾冷清贫困之人的遭遇。
随后,诗人转向描绘城中的繁华景象和自己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东城南陌的春色迷离,让人眼花缭乱;游子们追逐马车,沉浸于欢乐中,不知归期。这一系列活动都在展示一个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生活画面。
最后,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悠闲状态。老翁(诗人自称)坐在家中,时间久到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灯火照耀着柴扉,营造出一片温馨与宁静。这不仅是对比前文热闹场景的一种平和写法,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定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不详
火树银花起夜烟,骖驔朱幰竞骈阗。
一千户外开金锁,十二里中然玉莲。
何日行宫祠太一,谁从摩诘问诸天。
歌台且喜宜正月,柳岸今年胜去年。
三十年馀病作魔,相思长恨隔关河。
僧窗开读君书至,丈室分龛我暂过。
忆尔音容如会合,感怀踪迹念蹉跎。
两篇价有千金重,若比千金更不磨。
法海空门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维摩。
道无同异要当尔,命有穷通可奈何。
两目再清张籍在,一经传子凤毛多。
饱闻行业书乡社,得失功名付浩歌。
还却天官尺一书,清时有味保悬车。
公年尚壮去何蚤,古道谁言今不如。
南部方开新榜丽,西清人说旧游疏。
半簪白发无拘束,不用黄精自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