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注释

漠漠:寂静无声。
眠三:即三眠。
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樯:船上桅杆。
樯燕:旅燕。
梁燕:房中梁上之燕。
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开篇即以“漠漠春阴酒半酣”营造出一个悠然自得的意境。春天的阴霾天气,与酒的温润交织,形成一种静谧而愉悦的情调。

紧接着,“风透春衫,雨透春衫”则是对春日细雨和微风的精妙描写。春衫轻薄,风雨无阻地穿透,既形象地表达了春天气候的变化,也隐喻着诗人心境的清新与空灵。

“人家蚕事欲眠三”一句,则引入了春日的农事。蚕即养蚕,是古代农家在春季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里“欲眠三”,可能是指时间已近黄昏,人们期待着劳作后的休息。

接着,“桑满筐篮,柘满筐篊”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与生活情趣。桑树上果实饱满,柘(一种植物)也同样丰硕,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示了一年四季中春天的勃发生机。

诗人随后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这里,“先自离怀”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曾经历过离别之苦,而“樯燕呢喃,梁燕呢喃”则是对燕子的描写,它们在屋檐下欢快的叫声,无疑增添了一份温馨与生动。

最后,“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以灯光为伴,专注于手中的书卷。尽管身体处于远方,但心灵却始终留恋着江南故土,这种对家乡的深情厚谊,无疑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大亮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

恨入椒觞暖未拈。春葱微蘸,谁是纤纤。

别来愁夜不胜长,明日从教一线添。

夜久寒深睡未忺。旧愁新恨,占断眉尖。

一钩斜月却知人。直到天明,不下疏帘。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贺生孙

太华峰头□□莲。闻十丈,藕大如船。

晓来佳气蔼飞烟。彩戏盈门。弧矢盈门。

共把长生酒一樽。殷勤祝愿,耳畔低言。

从今流庆更源源。子既生孙。孙又生孙。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斛珠

寒冰初泮。岭头一朵香苞绽。菡萏如画真堪羡。

休逞随风、柳絮垂金线。月宫每嫖开较晓。

寿阳又喜匀妆面。更闻何处鸣羌管。

一曲一声、惹起神撩乱。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一萼红

断云漏日,青阳布,渐入融和天气。

糁缀夭桃,金绽垂杨,妆点亭台佳致。

晓露染、风裁雨晕,是牡丹、偏称化工美。

向此际会,未教一萼,红开鲜蕊。迤逦。渐成春意。

放秀色妖艳,天真难比。

粉惹蝶翅,香上蜂须,忍把芳心萦碎。

争似便,移归深院,将绿盖青帏护风日。

恁时节,占断与、偎红倚翠。

形式: 词牌: 一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