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赠徐子铭

忘形不觉往来频,况复情怀久更真。

稍与迟留常抵暮,纵无酣饮自生春。

楼前夜色千门月,帘外风光九陌尘。

满眼长安名利客,如君萧洒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徐子铭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首句“忘形不觉往来频”,展现了两人交往的自然与亲密,仿佛已经超越了形式上的拘束,频繁的来往也变得自然而然。接着,“况复情怀久更真”进一步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感愈发纯真与深刻。

“稍与迟留常抵暮,纵无酣饮自生春。”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偶尔的相聚到傍晚,即使没有醉酒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生机。这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正是友情的真谛所在。

“楼前夜色千门月,帘外风光九陌尘。”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都市景象,月光洒在楼宇间,映照出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而“帘外风光九陌尘”则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繁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最后,“满眼长安名利客,如君萧洒是何人。”诗人感慨于长安城中充斥着追逐名利的人群,而像徐子铭这样洒脱自在之人,实属难得。这不仅是对徐子铭个性的赞美,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由、真挚友谊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夜宿实上人山房因题于竹石图

竹窗清夜听风雨,蒲座同僧对一灯。

自笑身形癯似鹤,谁知心事冷如冰。

茅庵近漏牵萝补,茶鼎将枯汲涧增。

明日天晴过湖去,云山烟树绕平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其一)

渺渺白云天一隅,贤郎瞻望久离居。

宦游虽念道途远,亲老肯教音问疏。

椿桂同芳多雨露,芝兰交映绕阶除。

缄题新句来京国,应向晴窗手自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梁不移先生以诗示其子修撰用次其韵(其二)

居处高閒体自安,襟怀谁得似君宽。

邻家酒熟邀春社,钓艇鱼来共晓餐。

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

贤郎近得缄题至,对客时时一展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楮窝

玉堂词客行窝好,绕榻浑将茧纸糊。

皓彩透明真月窟,红尘悬隔拟冰壶。

最宜就壁题篇什,不必围屏写画图。

宾退随教掩窗户,春时唯恐燕泥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