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

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

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

孤眠觉有异,起坐披裳衣。

长风挟雷电,雨若天瓢挥。

万响凛不测,势恐孤篷飞。

船头屡低昂,知是江波肥。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

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

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

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描绘了诗人离家数日后,在苍山矶夜泊时遭遇风雨交加的情景。首句“辞家已三日”,表达了诗人离家时间之久,孤独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接着,“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写出了夜晚的暗淡,月光透过瓦片,星星显得稀疏,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将至的紧张气氛,乌云密布,灯光昏暗,诗人感到不安。“孤眠觉有异,起坐披裳衣”描述了诗人因风雨声惊醒后的动作,显示出内心的动荡不安。

“长风挟雷电,雨若天瓢挥”生动地描绘了风雨的猛烈,如同天上的瓢泼而下,声音宏大,令人畏惧。“船头屡低昂,知是江波肥”通过船身的摇晃,反映出江水汹涌,诗人身处险境。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表达了诗人为了避雨,不得不调整床位,此时的心情更加忧虑和凄凉。“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引用古人之言,强调旅途的艰辛,此刻的感受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他深感忧虑,因为无法同时满足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职责的坚守。“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以诗为载体,记录下这段经历,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之夜的孤独、恐惧和思乡之情,以及对责任与亲情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淳安道中用渔梁坝韵

桐梓何年盛,溪头尚有源。

疏梅临竹岸,细麦拥茶园。

兴薄飞鸦去,閒便浴鹭翻。

舟师能指点,空谷应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雨中过严州与张时祯通判同年叙别

石梯如画带江楼,喜遇看花旧俊游。

十四年来情不尽,东风吹雨上官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严州东下两山高崖瀑布以百十数

东崖瀑布如玉龙,西崖瀑布如白虹。

千寻之势不可杀,交飞乱落清泠中。

小声万骑驱元戎,大声五夜鞭雷公。

初疑武丁举斧开崆峒,石髓流出青山空。

又疑海若上借愁天工,鬼窟遂与银河通。

北舟直下桐川东,一江春水摇春风。

推篷左右忽见此,顿清百岁尘埃胸。

迹愧庄生为世笼,才非李白忧诗穷。

一杯酹水一自酌,安得凌虚浩然与尔争豪雄。

形式: 古风

钓台

暂掷纶竿去复还,徵书空照水云间。

桐江岩壑知心久,肯遣移文过北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