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观猎》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描绘猎场上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圣君的颂扬与崇敬之情。
首句“四面虞罗三面解”,以“虞罗”比喻捕猎的陷阱或策略,形象地展现了猎场上布满的危险与挑战。然而,“三面解”则暗示着猎人巧妙地避开了大部分陷阱,展现出猎人的智慧与勇气。这一句既描绘了猎场的紧张氛围,也预示了猎人最终能够成功猎获的可能。
次句“凌空羽翮任高翔”,进一步描绘了猎物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使用“羽翮”形容猎物的轻盈与自由,同时也暗喻猎人如同雄鹰般在猎场上翱翔,展现了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对比,以及猎人追求自由与胜利的决心。
后两句“遂令竹简书仁泽,万古殷汤是圣王”,将主题升华至历史与道德的高度。这里以“竹简”象征历史记载,通过“仁泽”(仁德的恩泽)来赞美古代圣君,特别是商汤王,强调了仁政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古代圣君的敬仰,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即通过仁德治理国家,使人民得到福祉,历史得以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猎场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道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