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广陵杂诗》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城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
首句“小作扬州梦”,以梦境开篇,暗示诗人对扬州的向往与怀念。接着,“时因载酒过”则描绘了诗人实际造访扬州的情景,通过“载酒”这一行为,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雅兴。
“但闻花叹息,似有鬼清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和鬼魂以情感,使得自然景象与超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愁的氛围。这里的“叹息”与“清歌”,既是对扬州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是对当下景象的感慨。
“城郭黄流近,楼台暮气多”进一步描绘了扬州城的景色,黄色的水流与傍晚的雾气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扬州城的地理特征,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春天美景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晚秋表示无奈与感慨。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季节更迭相结合,既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扬州城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