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杂诗(其三)

小作扬州梦,时因载酒过。

但闻花叹息,似有鬼清歌。

城郭黄流近,楼台暮气多。

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广陵杂诗》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城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

首句“小作扬州梦”,以梦境开篇,暗示诗人对扬州的向往与怀念。接着,“时因载酒过”则描绘了诗人实际造访扬州的情景,通过“载酒”这一行为,不仅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气息,也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雅兴。

“但闻花叹息,似有鬼清歌”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和鬼魂以情感,使得自然景象与超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愁的氛围。这里的“叹息”与“清歌”,既是对扬州往昔繁华的追忆,也是对当下景象的感慨。

“城郭黄流近,楼台暮气多”进一步描绘了扬州城的景色,黄色的水流与傍晚的雾气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扬州城的地理特征,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讨春何限好,其奈晚秋何”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春天美景的无限向往,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晚秋表示无奈与感慨。这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季节更迭相结合,既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扬州城的美丽与哀愁,以及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和钱百泉杂感(其一)

先生执拂谈经处,坐觉凉秋六月生。

多少聚嚣门外客,一声钟后更无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钱百泉杂感(其四)

泠泠二十五条弦,韵入江峰何处边。

一片渡江明月夜,更谁能识孝廉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重九后十日醉中次钱企卢韵赠别(其一)

摩挲蠹简爇心香,痴绝吾师顾长康。

讵拟高飞凌俊鹘,只吟苦调斗寒螀。

长松骨节摧和峤,衰柳腰肢瘦沈郎。

摇落不堪重录别,秋风初束舍人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九后十日醉中次钱企卢韵赠别(其二)

痛饮狂歌负半生,读书击剑两无成。

风尘久已轻词客,意气犹堪张酒兵。

霜满街头狂拓戟,月寒花底醉调筝。

谁能了得吾曹事,莫羡悠悠世上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