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篇

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

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

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

别去终期得再逢,归来颇似曾相识。

别去归来道路难,何如凡羽一枝安。

金河阵发声声急,玉塞书回字字寒。

苍梧白云秋色远,洞庭潇湘木叶晚。

风绪遥抟度岭轻,烟罗不避冲波险。

几度心惊岁序更,几人肠断月华清。

二毛听切潘郎感,九辩哀催宋玉成。

暮砧乱鸣何太苦,羌笛相和倍凄楚。

顾影爰思泽中集,旋音应到衡阳阻。

越王台畔鹧鸪飞,蜀帝魂依杜宇归。

度月万山挥别泪,随风千里促寒衣。

忆在长安怜塌翮,同闻曾和同声客。

摇落深增白发悲,沉吟忍对清秋迫。

望乡今日幸归来,忧国何年抱始开。

青女降霜偏引恨,素娥乘月重衔哀。

君不见苏武使胡持汉节,李陵对泣衣沾血。

丹心长望灞陵云,白羽遥飞上林雪。

又不见昭君出塞抱琵琶,托心明月对龙沙。

愿附遐征还汉阙,空将清泪滴胡笳。

别有放臣并怨女,别有怀人兼别侣。

音传顿使梦惊秋,影落能教泪如雨。

却怜中路忽分翔,悲鸣憔悴不成行。

寄言霄汉冥冥者,莫向风波觅稻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士允的《闻雁篇》以秋天的景色和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挂念。首联“秋思人间正纷纷,秋声天外忽惊闻”描绘了秋日里人们纷繁的思绪与突然听到雁鸣的触动。颔联“情类断猿悲落月,响如离鹤怨愁云”运用比喻,将雁鸣比作断肠的猿啼和离愁的鹤唳,生动传达了哀伤的情绪。

颈联“怜渠南北无宁翼,天隅海曲传消息”写出了雁群南北奔波,传递着远方的信息,流露出对亲友的思念。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金河阵”、“玉塞书”等意象,进一步渲染边塞的严寒和消息传递的艰难。

中间部分通过“苍梧白云”、“洞庭潇湘”等景致,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和深远的情感。诗人感叹岁月匆匆,心系故乡,同时表达了对友人共情的共鸣。

尾联借苏武、昭君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抒发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最后,诗人呼吁那些在困境中的人们,不要为了生计而在动荡中迷失,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雁鸣的描绘,寄托了丰富的人生感慨和家国之思。

收录诗词(6)

李士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一日舟次吉水

沙迥连云白,江清荡水文。

鸥行一镜转,猿啸四山闻。

闽楚风遥接,秋冬气乍分。

愁心与落叶,天外共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与施生言别

斗酒一为别,携琴何处归。

雨催花早放,人与雁同飞。

节序侵吹帽,风霜未授衣。

离人如落叶,日见故林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皇甫氏谪黄州

直道如君复远流,十年天上少同游。

圣恩信是过文帝,迁客由来得楚州。

吊古有时寻赤壁,采芳终日对沧洲。

那堪迟暮番为别,木落江寒望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施生还泗

梁孝台前花正飞,玉壶携酒送将归。

游丝满路留春色,不向离筵罥客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