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秋日杂咏六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凉。"夕风吹不彻",形象地写出夜晚微风虽强,却无法吹散傍晚的余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斜月数峰阴",描绘了斜月挂在天边,山峰在月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展现出秋夜的深沉和寂静。
"云晕孤轮影",通过云彩环绕着孤独的月亮,描绘出月光透过云层的朦胧效果,增添了神秘感。"珠圆曲港音"则以珍珠般的月光比喻,形容月光照在弯曲的港湾中,如同珠子滚动的声音,富有动态美。
"凉云馀一照,碧汉巳双沈",进一步强调了夜的深沉,凉意渐浓,银河似乎已经落下两头,暗示着夜色渐浓,时间的流逝。"历历秋光在",诗人感慨眼前清晰可见的秋夜景色,引发对过去的回忆。
最后,"当时忆此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将眼前的秋夜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怀旧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佳作,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秋夜感受和深沉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