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以“人物推河内,英灵禀太行”开篇,巧妙地将被悼念者与河内、太行山联系起来,寓意其品德如山河般崇高,精神如太行之灵秀。接下来,“先生虽隐晦,嗣子遂腾骧”两句,既表达了对逝者的低调谦逊品格的赞美,也暗示其后人继承了先辈的卓越才能,犹如骏马腾空而起,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尧舜亲延接,夔龙日赞襄”则进一步描绘出逝者在世时的辉煌成就和受到的尊崇,仿佛他受到了古代圣贤的亲自邀请和赞誉,每天都有夔龙般的智者为其助阵,形象地表现了其在学术、政治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广泛影响。
最后,“于门高未了,不惜更轩昂”两句,表达了对逝者家族声望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后代继续发扬光大家族荣耀的期待。这里“于门”指家族,暗示家族的声誉如同未尽的高山,永远屹立不倒;“不惜更轩昂”则预示着家族成员将不断超越前人,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