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伯昭过霍子远日宿其林园

寂寂寒塘春雨消,梦归银浦夜迢迢。

刺桐花下三更月,无意窥人过小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首句“寂寂寒塘春雨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寒塘之上,春雨已悄然消散,留下一片寂静。这里的“寂寂”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安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沉思。

接着,“梦归银浦夜迢迢”,诗人似乎在梦中回到了遥远的银河边,那是一个充满神秘与浪漫的地方。夜色深邃,距离遥远,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内心深处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

“刺桐花下三更月”,画面转向了具体的景物——刺桐花与三更的月亮。刺桐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美丽。三更时分的月亮,既明亮又柔和,为整个场景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

最后一句“无意窥人过小桥”,则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描绘了人物的活动。或许是一位行人,或许是诗人自己,无意间经过了小桥,这一动作打破了画面的宁静,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态美。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偶然与未知的好奇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情感的流露,同时也蕴含着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闻罗曙云秋耕苦潦诗以慰之

寒溪同浦月,十里隔秋看。

诗意穷偏细,秋应定后宽。

水田时恐晚,山气夜先寒。

力食何多难,凄然念素飧。

形式: 五言律诗

泊舟女儿港风益厉日醉胡家书其壁

漭漭湖风吹浪花,数椽茅屋绿烟斜。

小姑妒杀垂杨下,独倚红栏作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泉州有侠公子陈法瞻为客报仇留武昌张布衣家孟秋同徐明宇追访及麻城去二日矣题诗记怀

剑客初辞黄鹤楼,秋霜夜夜淬吴钩。

我从三楚寻应遍,君自双城去不留。

壮士定从知己死,肝肠须向古人求。

知名何必曾相识,易水千年总一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夜与姚君作陆青章泛舟

姑苏春事艳阳天,楼阁家家柳浪连。

画舫按箫传内苑,石楼分水出花田。

烟埋碧瓦春初暖,月上芳堤夜正圆。

醉去不缘尊酒力,柔香吹过别人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