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寒更

愁人影共。残灯语、夜寒何处寻梦。

淡月微笼,酸风乍咽,严更徐动。孤衾自拥。

听声声、如迎似送。想依稀、长歌短泣,数阕谯楼弄。

多少朱门客,锦瑟弹蛟,玉箫吹凤。

凄凉伴我,吉丁当、打入心孔。

断续随风,又接着、晓钟鸣空。

问鸡人、铜壶漏水几点冻。

形式: 词牌: 凄凉犯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凄凉犯·寒更》。诗中通过描绘寒夜中的景象和声音,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愁绪。"愁人影共"开篇,以人的孤独影子与寒夜相映,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残灯语、夜寒何处寻梦",灯光昏暗,寒意侵骨,诗人寻找梦境却无处可觅,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淡月微笼,酸风乍咽,严更徐动",月光朦胧,冷风吹过,更鼓声缓缓响起,这些细节刻画出夜晚的寂静和寒冷。"孤衾自拥",诗人独自拥衾,倾听深夜的嘈杂,"如迎似送"的声声仿佛在与他对话,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长歌短泣,数阕谯楼弄",诗人想象着远处城楼上传来的歌声,或悲或喜,都触动了他的心弦。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富贵人家的笙歌宴乐,与自己的凄凉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多少朱门客,锦瑟弹蛟,玉箫吹凤"。

"凄凉伴我,吉丁当、打入心孔",这句形象地描绘了金属乐器的声音穿透心灵,加深了诗人的痛苦。"断续随风,又接着、晓钟鸣空",夜色渐深,钟声回荡,诗人的心境更加落寞。最后,他以询问鸡人漏壶水位的方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问鸡人、铜壶漏水几点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夜的景象,通过声音和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哀愁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赠隐者

左手招明月,右手引清流。

遂弃人间俗事、长伴赤松游。

春与猿兮吟啸,秋与鹤兮飞舞,八百岁春秋。

夜授南柯守,朝拜酒泉侯。携玉杖,吹铁笛,酌金瓯。

醉乡高卧、掉头那问帝王州。

自谓羲皇以上,无论晋魏之事,涓子不能俦。

我亦问津者,愿泛武陵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二)解嘲

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

一生着几两屐、安用美哉车。

种得东篱五柳,饮得东皋五斗,此外又何须。

已梦我为蝶,谁识子非鱼。书咄咄,称好好,解如如。

不如说鬼、妄言妄听莫辞无。

人贵及时行乐,我也逢场作戏,软饱黑甜馀。

莫问九州事,且卧一床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中秋

秋月忽然好,游屐满山前。

远观灯火楼阁、万点小星悬。

逐队王孙公子,绕坐歌儿舞女,人压看场圆。

独有悲秋客,白眼对青天。千古事,一场梦,总堪怜。

吴宫明月在否?兴废几何年。

无限朱门绮户,也有竹篱茅舍,皓魄一般全。

休待玉箫彻,我欲卧渔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醉歌

左手把杯酒,右手握刀镮。

快哉吾欲浮白、醉即舞双丸。

读罢一编遗史,断尽千秋公案,怒发每冲冠。

椎铁击秦政,挝鼓骂曹瞒。而今事,增一笑,总般般。

人情大抵难测、翻覆似波澜。

休问英雄竖子,富贵合输公等,已矣复何言。

仰视四天白,长啸倚栏杆。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