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其二)

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祇空村。

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

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

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曾经的霸气已消磨殆尽,古老的朝廷宫殿如今只剩荒村。
孤独的城市紧挨着接近青天,细雨模糊了白天的光晕。
渐渐觉得野外的云层带来了傍晚的晴朗,又误以为山间的月光照亮了早晨。
此时此刻,江海的景色激发起无尽的思绪,清醒的人默默无语,醉酒的人则喧闹不已。

注释

霸气:昔日的威严和气势。
消磨:逐渐消失。
旧朝台殿:过去的朝廷建筑。
祇:只。
空村:荒废的村庄。
孤城:孤立的城市。
倚薄:靠近。
青天:晴朗的天空。
侵凌:侵扰。
白日昏:白天变得阴暗。
野云:野外的云彩。
晚霁:傍晚放晴。
山月:山上的月亮。
朝暾:早晨的阳光。
江海:广阔的江海。
无穷兴:无尽的兴致。
醒客:清醒的人。
醉客:喝醉的人。
喧:喧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繁华时代的感慨和现实世界的无奈。"霸气消磨不复存,旧朝台殿祇空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过去权势与辉煌现在仅剩废墟的强烈对比,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孤城倚薄青天近,细雨侵凌白日昏"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孤独和被忽略的场景。孤城指代古时的城堡,倚靠在苍茫的天际,给人以萧索之感。而细雨侵凌白日,则营造出一种时间停滞、光阴漫长的氛围。

"稍觉野云成晚霁,却疑山月是朝暾"两句中,诗人通过自然景物——野云和山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日夜交替的困惑与不解。这种迷茫感增添了一层哲思。

最后两句"此时江海无穷兴,醒客忘言醉客喧"则转而描绘出一种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清醒与醉酒之人的不同反应,表现了生活中的矛盾和多样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一种复杂而深邃的人生哲理,是王安石在宋代文学中独树一帜的风格。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其一)

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

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

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

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舍弟遇子固忆少述

归计何时就一廛,寒城回首意茫然。

野林细错黄金日,溪岸宽围碧玉天。

飞兔已闻追騕袅,太阿犹恨失龙泉。

遥知更忆河滨友,从事能忘我独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范景仁二月五日夜风雪

何知此邂逅,谈笑接清扬。

对雪知春浅,回灯惜夜长。

密云通炫晃,残月堕冥茫。

故有临邛客,抽毫兴未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质夫兄使君同年

楼堞相望一日程,春风吹急似摇旌。

莫言乐国无愁梦,赖把新诗有故情。

客舍五浆非所愿,私田三径会须成。

青云自致归公等,如我何缘得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