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

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

日长闲自理瑶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的静谧画面。开篇“好梦留人悔欲醒”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主人公从美梦中惊醒的遗憾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

“谁教莺语弄新晴”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黄莺在和煦的新晴天色中欢快鸣叫,为春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也通过“谁教”一词,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某种神秘的引导力量,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接着,“乍寒还暖近清明”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的微妙之处,清明节前后的天气时冷时暖,这种变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一种隐喻。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更深的思考。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两句,将画面聚焦于室内,通过“门掩”、“落花”、“香消”、“睡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落花象征着春光易逝,香消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而“睡鸭”(古代香炉的一种)的沉寂更增添了室内的寂静感,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日长闲自理瑶琴”一句,以主人公独自弹奏瑶琴的形象收尾,既表现了人物的闲适与高雅,也暗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悠扬的琴声中,似乎能听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整个画面因此而显得更加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春日午后的一片宁静与美好,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63)

顾贞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尽日帘垂懒上钩。无端春思在眉头。

絮飞花落梦悠悠。

剪剪轻寒朱户寂,丝丝细雨小窗幽。

东风肠断不堪留。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踏莎行

晕掩青灯,寒侵翠袖。音书望断重阳后。

昔年闺阁斗新妆,而今追忆难回首。

夜月连床,晓窗同绣。踏镫挑菜频携手。

梦中依约聚还分,觉来赢得愁肠逗。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蝶恋花

和逗晚香愁一线。触景无端,泪湿罗衫遍。

闷来欹枕不成眠。梦中还虑愁难遣。

人静萧斋门独掩。无限愁思,半刻肠千断。

欲出帘栊邀女伴。羞看镜里啼痕面。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忆秦娥.本意

鳞鸿绝。暮蝉空向林梢咽。林梢咽。

秦娥安否,多应伤别。云山万叠空相忆。

昨宵魂梦曾相觅。曾相觅。小桥流水,分明记得。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