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寄君晦

旧愁新,新梦去。长恨画帘莺语。堤草软,野花轻。

随帆送棹行。鸾镜掩,翠蛾敛。襟袖空馀泪点。

生别恨,伴销魂。风吹月照门。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鉴赏

这首《更漏子·寄君晦》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旧愁新,新梦去”,诗人以“旧愁”与“新梦”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与未来的复杂情感。愁绪如影随形,而新梦则寄托了对未来的一丝希望,但最终都归于虚无,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长恨画帘莺语。堤草软,野花轻。随帆送棹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画帘后的莺啼,堤边柔软的草地,轻盈的野花,以及随风飘荡的帆船和划桨,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鸾镜掩,翠蛾敛。襟袖空馀泪点。”鸾镜掩映,翠眉敛起,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压抑。泪水在衣襟与袖口留下痕迹,是情感无法抑制的体现,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生别恨,伴销魂。风吹月照门。”“生别恨”表达了对生离死别的深深遗憾,“伴销魂”则是对心灵深处的孤独与寂寞的描述。风吹动,月光照耀,这一场景既美丽又凄凉,仿佛在为这段情感故事画上了一个既温柔又悲伤的句号。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之情。沈宜修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为侍女随春作似仲韶

凌波微步。已入陈王赋。薄命谁怜愁似雾。

恼乱灯前无数。樱桃红雨难禁。梨花白雪空吟。

落得春风消瘦,断肠泪滴瑶琴。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杨花无力。拂袖怜春色。长爱娇嗔人不识。

水剪双眸欲滴。春风宝帐多情。襄王空惹云行。

恼得东君怊怅,夜寒脉脉愁盈。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春暮

东风弄晓。绿柳堤边袅。何事丝丝垂缭绕。

惹尽空闲烦恼。落花舞絮盈盈。难禁春色飘零。

日暮云天碧外,那堪百啭莺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桃园忆故人.寄君晦

若天雁尽梅花晓。又是元宵过了。

松月小窗残照,春雨池塘草。乱云烟树凭青鸟。

江上风帆越杳。莫待燕归花老,旧约应须早。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