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舞女

烛影摇红,良宵更觉人儿悄。

郁金堂上紫氍毹,遮莫腰支跷。只见高翻铁鹞。

又欣闻、雏莺舌掉。当筵舞罢,怎不魂消,回灯微笑。

顾曲周郎,如今老大非年少。

试过夔府问公孙,悽恻山猿,叫开宝、閒人已杳。

更休寻、清平旧调。大呼狂发,更换金樽,杯杯都釂。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舞女》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舞女在烛光摇曳中翩翩起舞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情感色彩。

首先,“烛影摇红”四字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烛光在夜色中摇曳,映照着舞女轻盈的身影,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接下来,“良宵更觉人儿悄”一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夜晚的宁静与舞女的孤独形成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郁金堂上紫氍毹,遮莫腰支跷。”描述了舞女所在的华丽场景,郁金香的香气与紫色的地毯相映成趣,衬托出舞女身姿的曼妙。这里的“跷”字,形象地描绘了舞女轻盈跳跃的姿态,展现了她技艺的高超。

“只见高翻铁鹞。又欣闻、雏莺舌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舞女的舞蹈动作,如同铁鹞般高翻,又如雏莺般轻快地鸣叫,生动地展现了舞蹈的动态美和节奏感。

“当筵舞罢,怎不魂消,回灯微笑。”舞女的表演结束,观众被深深吸引,甚至有些魂飞魄散,直到灯光再次亮起,才得以回神,微笑之中透露出满足与自豪。

“顾曲周郎,如今老大非年少。”这里借用了周瑜的故事,表达了舞女对曾经的辉煌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试过夔府问公孙,悽恻山猿,叫开宝、閒人已杳。”夔府与公孙是古代的典故,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山猿的叫声也增添了画面的凄凉感。

最后,“更休寻、清平旧调。大呼狂发,更换金樽,杯杯都釂。”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释然,通过饮酒来化解心中的愁绪,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舞女的舞蹈之美,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古典文学的魅力。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香结

六代江山,五原沙草,曾昔日经行处。

记维扬、佳胜又北扈。汾水秋风箫鼓。

廿年春梦散,空赢得、满襟泪雨。

何堪湘上,庭树烟蔼,愁人对诉。听数。

七十七龄,踏遍软红尘土。

载月吴船,嘶风并马,旧游无侣。

惟有酣酒兴在,犹足千斛■。

天涯还怅望,莫问将军射虎。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丁香结.怀古

千古英雄,娶妻游宦,心艳镜台车骑。

只南阳、雄雌王气在。万事天教如意。

几年刚卯罢,也占了、鳆鱼一味。

空随威斗,须臾血染,渐台池水。切记。

白水真人,夜斩石人横坠。

十国狂徒,五湖痴长,且休虚觊。

瞻望元侯遗庙,嘉树含烟翠。

南都曾有赋,郁郁珂乡成里。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浣溪纱.怀人

一盏寒泉一炷烟。洞滨买个值三钱。

难逢美意好神仙。

呼啸秋云穿户出,笑谈明月向人圆。

琼楼玉宇记当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纱.鸡冠花

洛下名园万锦红。三三五五画图中。

从来仙鹤最难逢。

谁对欢场歌白日,自矜得意向秋风。

寸丹透顶是英雄。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