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三首(其二)

厌趋朝市元无梦,惯处山林似有情。

圆觉楞严俱不解,维摩会下一书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我早已厌倦了每日早朝和市井的喧嚣,心中没有了梦想。
在山林中生活久了,仿佛与自然有了情感的交流。

注释

厌趋:厌倦追求。
朝市:早朝和市井,指尘世生活。
元:本来,已经。
无梦:没有世俗的追求和梦想。
惯处:习惯于。
山林:山野林间,象征隐居生活。
似有情:仿佛有了情感交流。
圆觉:佛教中的圆融觉悟。
楞严:佛教经典《楞严经》。
俱不解:都不理解,指对佛法不深解。
维摩:佛教人物维摩诘,智慧高深。
会下:佛会之下,指在佛学讨论中。
书生:读书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再用韵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首句“厌趋朝市元无梦”,直接道出他对尘世喧嚣的疏离,连梦境都不愿涉足于繁华的朝市。次句“惯处山林似有情”,则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亲近,仿佛山林之间充满了情感与生机。

“圆觉楞严俱不解”一句,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佛教中的圆觉(即圆满觉悟)和楞严经(一部佛教经典)未能深入理解,暗示他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而非外在的宗教追求。最后,“维摩会下一书生”以维摩诘居士(佛教人物)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身为读书人,却更倾向于如维摩诘般超脱世俗,过着简单而有情味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收录诗词(265)

裘万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 字:元量
  • 号:竹斋
  • 籍贯: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
  • 生卒年:?~1219

相关古诗词

再用韵三首(其二)

雪里鸥盟元未寒,小舟南浦著渔竿。

眼明似共月千里,衣冷欲迷云一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再用韵三首(其一)

病僧行脚归来后,万事无心每闭寮。

日射竹窗风叶乱,烟凝香鼎篆纹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再用韵三首(其一)

乱飘窗户重重积,巧入帘栊细细飞。

想见钧天张乐处,琼琚玉佩列千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再用韵三首(其二)

蕙帐一冬无苦寒,梦回长是日三竿。

那知今夜剡溪路,月淡扁舟水满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