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厨遗火示公佐

刀匕初无欲凊人,如何灶鬼尚嫌嗔。

翛翛短褐方炀火,冉冉青烟已被宸。

邂逅焚巢连鸟雀,仓黄濡幕愧比邻。

王阳幸有囊衣在,报赏焦头亦未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刀匕本无意伤害他人,为何灶神还会心生怨恨。
穿着简朴的短衣正对着火,袅袅青烟却已引起天子的关注。
意外火灾蔓延连累鸟雀,慌乱中湿透的帷幕让我羞愧面对邻居。
幸好王阳还有救急的衣物,即使烧焦了也能抵偿损失,不至于贫穷。

注释

刀匕:指刀和匕首,这里代指火灾。
凊人:本义为使人心情清爽,这里指伤害他人。
灶鬼: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厨房神灵,负责家庭烹饪。
宸:古代对帝王的尊称,此处指天子。
邂逅:偶然,不期而遇。
濡幕:湿透的帷幕,形容火灾现场。
比邻:邻居。
囊衣:口袋里的衣服,比喻随时可用的救急之物。
焦头:烧焦的头部,比喻受损严重。
贫:贫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厨房失火后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衬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刀匕初无欲凊人,如何灶鬼尚嫌嗔。"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无奈与不满,但即便是在困苦中,也不愿意去依附于那些可能带来灾难的人或事。

"翛翛短褐方炀火,冉冉青烟已被宸。" 描述了火势蔓延的情景,“翛翛”与“冉冉”都是形容词,用以描绘火焰和烟雾的样子,而“短褐”则可能指的是烧毁的厨房残骸。

"邂逅焚巢连鸟雀,仓黄濡幕愧比邻。" 这两句写出了火灾带来的影响,包括了动物的逃亡和邻里间的共鸣。

"王阳幸有囊衣在,报赏焦头亦未贫。"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保持自己清白操守的庆幸,即使是在物质上的损失面前,也不愿意去做出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的事情。

整首诗通过对火灾后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贫富差距和个人道德立场的一种坚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平山堂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恺悌,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韵二首(其二)

漳南开士好丛林,慧剑何年出水心。

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

槛窥山鸟有真意,窗听海潮非世音。

一笑上方人事外,不知衰境两侵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平甫与宝觉游金山思大觉并见寄及相见得诗次韵二首(其一)

宠参时宰道人琳,气盖诸公弟季心。

胜践肯论山在险,冥搜欲与海争深。

摇摇北下随帆影,踽踽东来想足音。

握手更知禅伯远,隔云灵鹫碧千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其三)

昔继吴公治,今从子产游。

里门无旧客,乡国有新丘。

谋让禆谌远,文归贾谊优。

此时辜怨宠,西望涕空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