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图

云从山气生,还向山中住。

苍生望霖雨,玄豹文烟雾。

幽人爱静观,结屋云山路。

绕径莓苔润,当窗编简护。

杖藜腰脚健,歌咏风雷布。

云来冥思迟,云去天光著。

俯首见人寰,尘氛自来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气氤氲的自然景象,以及隐士在云山之中独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意境。

首句“云从山气生,还向山中住”,以云起山间,归于山林,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接着“苍生望霖雨,玄豹文烟雾”两句,通过“苍生”对雨水的期盼和“玄豹”在烟雾中的隐匿,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生命的联系,以及隐士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幽人爱静观,结屋云山路”则直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方式——喜爱宁静,选择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建造居所,体现了其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绕径莓苔润,当窗编简护”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环境,莓苔覆盖的小径和精心保护的竹简,都透露出一种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气息。

“杖藜腰脚健,歌咏风雷布”表现了隐士虽远离尘嚣,但内心充满活力,通过行走、歌唱和咏诵,与自然界的风雷相呼应,展现了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最后,“云来冥思迟,云去天光著”以云的来去为喻,表达了隐士在自然中冥想思考的过程,以及思考后的豁然开朗,如同天光大放,寓意心灵的解放与智慧的启迪。

“俯首见人寰,尘氛自来去”则以隐士俯瞰人间的视角,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即使外界纷扰不断,但他的心灵世界依然纯净如初,不受尘埃污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与智慧启迪的深刻哲理。

收录诗词(245)

孙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璞还山东

门墙识君初,君少我已长。

我长亦何用,君少多清响。

感君友于意,绸缪下深广。

夜雨床对眠,春风驾屡枉。

别来问眉宇,虚幻渺难像。

独闻荆树花,垂荫低可仰。

往岁见君弟,言论际穹壤。

翻恨未逢君,千里入神想。

侵晨叩门扉,举目见豪爽。

喜极欲绝倒,惊定还询访。

初疑梦未真,既省心独恍。

以兹念旧游,悲叹废心赏。

流光过孤隼,薄俗轻五两。

谁能久低徊,惙惙婴世网。

京洛多风尘,长江没浩荡。

羡君冠佩去,终岁住林莽。

形式: 古风

戈宇清上舍便面

家住清江边,来往江上路。

扁舟惯风雨,清流爱情素。

种竹满江浒,大半裁渔具。

垂竿蛟龙长,横笛沧浪度。

平生济川心,付彼沙头鹭。

闻说东海上,昏昏气成雾。

留取丝纶手,终与鳌鲸遇。

朝出江头渔,暮出江头渔。

朝暮此中事,自有周王书。

形式: 古风

妾薄命

妾命薄,薄如纸。君意陌上尘,妾意江边水。

陌尘易飞扬,江水绝清泚。

京兆多倾城,永别从今始。

京兆犹自可,莫入临邛市。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医士王廷弼

古医不可见,世医恒碌碌。

方书盈架阁,谁识机与轴。

王君飘洒姿,石泉浸寒玉。

平生秘异术,一览不复读。

晓雨沐杏花,清风荡兰谷。

月夜琴数声,永日棋一局。

都将国手能,写作阳春曲。

我生与君游,弱质藉君育。

作诗三致谢,韶光正红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