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海上赠少屏

笑云萍遇。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问天上、人间何处。

结客朱家游侠子,肯平生、拼为相思误。

忍割断,闲情绪。江山黯黯迷烟雾。

怎禁他、浪淘潮卷,风凄雨苦。

谁与挥戈回落日,只共夕阳迟暮。

者残局、仗君支柱。

我亦湖湘漂泊久,算年来、剩有闲词赋。

才易尽,忧难诉。

形式:

鉴赏

这首《金缕曲·海上赠少屏》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傅熊湘所作,以海上相遇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感慨。词中以“笑云萍遇”起笔,描绘了两人如同浮萍般偶然相逢,各自在风尘中奔波,命运多舛。"弹遍哀丝三百曲",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情感的丰富,暗示了主人公的才情与无奈。

接下来,词人将目光投向天空,询问命运的安排:“问天上、人间何处”,流露出对未知未来的迷茫。"结客朱家游侠子",借用了古代侠义之士的形象,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思之情的执着。然而,“忍割断,闲情绪”,又透露出不得不割舍的情感纠葛。

上片以自然景色烘托情感,"江山黯黯迷烟雾",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浪淘潮卷,风凄雨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境遇的深深忧虑。下片则转向对未来的期许,“谁与挥戈回落日”,希望有人能帮助扭转困境,"者残局、仗君支柱",寄予厚望于对方。

结尾,词人自述漂泊湖湘的经历,感叹岁月流逝,只剩下些许诗词作为寄托。“才易尽,忧难诉”,揭示了内心的疲惫和无法言说的忧虑。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郁的赠别词,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无常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新秋日李笠庵招,枕楼醉赋

一楼枕水,记前时曾醉,绿阴深处。

井砌梧飘秋又到,嫩凉吹上衣袖。

诗涤尘凡,酒浇块垒,河山入樽俎。

波涛滚滚,高唱大江东去。

浪游濯锦溪头,莼鲈风起,几度谋归计。

金玉文章泥土贱,时局艰难如许。

故友殷勤,行窝安乐,留我天涯住。

初三眉月,照踏城南旧路。

形式:

念奴娇(其二)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

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

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

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

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

夷甫诸公何处也,谁共新高叹息。

锦水重临,节楼再到,来作诸侯客。

旧游屈指,半轮还认秋月。

形式:

临江仙(其一)赠临江庵李纯金道士

十二琴斋余雅韵,道人书画风流。

白头来访赤松游。林泉真隐逸,茗阁小勾留。

万里桥边雪水活,一庵自足千秋。

雨中凉意上吟篝。眼前皆俗子,物外得仙铸。

形式:

临江仙(其二)入名同何少畲至临江庵听道士弹琴

锦水生憎丝管俗,幽斋来听鼓琴。

渔舟唱出晚风清。沧浪含画意,尘世涤凡襟。

绿树秋蝉鸣断续,如闻唱和余音。

焚香煮茗画愔愔。神交方外定,妙趣静中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