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首(其一)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形式: 六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梅花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梅花自比,表达了一种不愿与世俗花卉竞艳,而是追求高雅品格和独立精神的态度。"肯同凡卉争妍"表明梅花不屑于与普通花草争艳丽,"自与高人索笑"则显示出它更倾向于与志趣相投的高雅之士交往,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他年鼎鼐调和"暗指在未来的仕途或社会生活中,即使面对复杂局面,诗人仍坚守自己的山林节操,保持那份高洁的情操。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超脱世俗、坚持自我人格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三首(其二)

潇洒托身溪谷,清高不染红尘。

数点幽花的砾,包藏万斛阳春。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梅花三首(其三)

不同杨柳争妍,冷笑托根泉石。

岁寒寄语高人,可问调羹消息?

形式: 六言诗

秋夜雨

秋夜雨,秋夜雨。

马悲草死桑乾路,雁啼木落潇湘浦。

声声唤起故乡情,历历似与幽人语。

初来未信鬼啾唧,坐久忽觉神凄楚。

一时感慨壮心轻,百斛蒲萄为谁举?

山林岂无豪放士,江湖亦有饥寒旅。

凝愁拥鼻不成眠,檠孤燄短寒花吐。

秋夜雨,秋夜雨。

今来古往愁无数,谪仙倦作夜郎行。

杜陵苦为茅屋赋,只今村落屋已无。

岂但屋漏无乾处,凋馀老稚匍匐走。

哭声不出泪如注,谁人知有此情苦?

秋夜雨,秋夜雨。

赤县神州皆斥卤,长蛇封豕恣纵横。

麟凤龟龙失其所,耕夫钓叟意何如?

梦入江南毛发竖,余生听惯本无事,今乃云何惨情绪。

排门四望云墨黑,纵有空言亦何补。

秋夜雨,秋夜雨,何时住?

我愿扫开万里云,日月光明天尺五。

形式: 古风

元夕有感

一生能见几元夕,况是东西南北人。

残梦关河鳌禁月,旧游灯火马行春。

岁华投老送多感,节物对愁争一新。

自笑区区成底事,天涯流落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