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山万玉亭

老僧种竹十千竿,环绕幽亭六月寒。

我顾龙孙添满眼,清风千古报平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安国在明朝时期,通过“老僧种竹十千竿,环绕幽亭六月寒”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僧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竹子的生长不仅为幽亭增添了一份清凉与静谧,同时也象征着僧人修行的坚韧与恒久。竹子的“十千竿”之多,不仅数量惊人,更寓意着修行之路的漫长与坚定。

接下来,“我顾龙孙添满眼,清风千古报平安”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以“龙孙”比喻新生的竹笋,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与喜悦,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延续。清风的“千古报平安”,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力量永恒不变的信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安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一)

骚坛结客出湖南,径僻由来车马谙。

绝壁旧题荒藓合,空潭倒影乱峰涵。

高踪讶许香山并,名理真徒莲社探。

拟向邻僧分半榻,皈依常傍白云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碧山吟社和匏庵吴太师韵二首(其二)

江左风流感昔贤,寥寥谁复寄真诠。

攒眉不禁陶公酒,合掌同参惠远禅。

词赋一时追绝响,莺花三月缔清缘。

相看惚是耆英侣,丘壑论文老更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喜浚复涤砚泉

束发山间访废泉,茫然衰草与寒烟。

今朝试向源头问,古脉原从地底穿。

未必中泠真冠绝,合将窦乳共流传。

砚池幸启千年閟,谁继钟王笔如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夏饮南林

绿为帘幕翠为屏,半绕回塘半绕亭。

午梦乍醒山欲紫,高歌有伴眼逾青。

坐来月色林间出,醉去松风枕上听。

一度清欢吟不似,却疑佳思倚云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