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小阁倚栏

六尺残躯病复羸,况堪日日更添衰。

满怀可惜精明处,一语未能分付时。

沙里有金然索拣,石中韫玉奈何疑。

此情牢落西风暮,倚遍栏干人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虚弱的身躯只剩六尺,疾病缠身使我更加疲惫。
每日的衰弱使我更加惋惜,那些聪明才智却无法表达出来。
明明沙中有金等待挖掘,为何还要怀疑它的存在。
这份失落如同秋风中的孤寂,纵使倚遍栏杆,也无法被人理解。

注释

六尺:形容人的身高。
病复羸:疾病缠身,身体虚弱。
况堪:更何况。
更添衰:更加增添衰弱。
满怀:满心的。
可惜:令人惋惜的。
精明处:聪明才智。
分付:表达,传达。
沙里有金:比喻隐藏的财富或有价值的事物。
索拣:寻找并挑选。
石中韫玉:石头中藏着美玉,比喻隐藏的珍贵。
奈何疑:为何还要怀疑。
此情:这种心情。
牢落:孤独,落寞。
西风暮:秋风傍晚。
倚遍栏干:倚靠在栏杆上。
人不知:无人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天宫小阁倚栏》。诗中,诗人以自身为视角,描绘了一位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的老人形象。他感叹自己日渐衰弱,连日常言语表达都力不从心,深感才华和智慧未得到充分展现。诗人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沙中的金子和石中的美玉,暗示自己的价值被忽视,表达了内心的不甘与疑惑。

"沙里有金然索拣,石中韫玉奈何疑"这两句,形象生动,揭示了诗人的无奈和期待被理解的心情。最后,诗人以"此情牢落西风暮,倚遍栏干人不知"收尾,表达了孤独与寂寥,即使倚遍栏杆,也无法被人察觉或理解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知音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天津闲步

天子旧神州,葱葱气象浮。

园林闲近水,殿阁远横秋。

浪雪暑犹在,桥虹晴不收。

人间无事日,此地好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津幽居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

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

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

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天道吟

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

虽闻言语处,更看作为时。

隐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

春秋赖乘兴,出用小车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无行吟

无行少年子,京都来往频。

功名一生事,歌酒十年春。

有数黄金尽,无情白发新。

朋从消散尽,赢得病随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