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杂兴(其三)

白鹤峰后原,逶迤旷平陆。

道周问樵子,古实青牛谷。

披榛得径路,曳杖惊麋鹿。

鲍生古骚人,曾过鍊师宿。

明月古坛边,题诗记脩竹。

兹焉废耕陇,岁晏空菽粟。

薄日静衔山,惊湍泻哀玉。

回首睇吾庐,风幡隔林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一处自然景观,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氛围。诗人以白鹤峰为背景,描绘了一片广阔的原野,山势蜿蜒,景象开阔。通过询问樵夫得知,这里曾经是青牛谷,古时的隐士常来此地。

诗人踏入这片荒芜之地,拨开荆棘,发现了一条小径,行走间惊扰了栖息的麋鹿。他提到了鲍生,一位古代的骚人,曾在此地拜访炼师,并留下了题诗在明月下的古坛边,纪念那片修竹。

然而,如今这里已废弃了耕作,到了年末,田野上空荡荡的,只有菽粟随风摇曳。夕阳低垂,静静地与山峦相接,湍急的水流发出哀怨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叹息。诗人回望自己的居所,只见风幡在林间的斜坡上轻轻飘动。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时间流逝的痕迹,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现状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庐山杂兴(其四)

山南信美矣,山北尤增奇。

春风锦绣谷,红素自相依。

梯空上绝巘,云日惊倒窥。

崖壁晕祥光,五色成颇梨。

旁通大林寺,松竹短且攲。

乐天当日游,四月桃始披。

馀龄愿寄此,永与人世违。

形式: 古风

庐山杂兴(其五)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

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

朅来炉峰下,结宇聊栖迟。

长林拱茂木,九夏遗炎曦。

溪雨昼忽破,藤花照清漪。

黄鹂语深竹,可听不可窥。

形式: 古风

庐山杂兴(其六)

暮峰腾玄云,飞雨来滂沱。

乱点洒苍壁,森森挂青萝。

须臾涨前溪,荡荡浮银河。

中流转巨石,出没如鼋鼍。

天宇夜开霁,星蟾莹摩挲。

玲珑辨崖树,宛转照庭柯。

咏诗无桀句,奈此佳景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庐山杂兴(其七)

中岩不知暑,但觉昼景长。

朝来出孤定,踽踽行西冈。

风泉漱石齿,松雨飞苍苍。

猿鸟亦我喜,鹿麋还相将。

乔林积翠下,粲然瞩孤芳。

冉冉抱绝格,霏霏浮暗香。

山祇善守护,每吐云雾藏。

寄言樵苏子,慎勿轻摧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